正文卷 第四章 家庭風波(1 / 1)

因高氏之事不能聲張,故對外王瑞麟一直說祖上是京城城郊的一戶殷實人家,父親早亡,母親得了疫病隻得放到亂葬崗草草葬了,家裏的仆人害怕被傳染都走了,奶娘紅梅無奈,所以帶著他遷到益都。現在在益都已經安家立業,奶娘紅梅不忍母親一直葬在亂葬崗,於是差他把母親屍骨帶回厚葬。

王瑞麟請了嗩呐班子,葬禮非常隆重。除了剛出生的小丫頭,一家人全都到齊,連臥床多時的老太太紅梅都起來親自送葬,由孫媳婦孫氏和趙氏攙扶著。風水先生找的人地就在南坡的地裏,離家不遠,周邊是一片樹林,樹林西邊有條小河蜿蜒而過。

老太太紅梅看著高氏的棺材下葬,痛哭失聲:“夫人,我聽麟兒說了,你頭生蓮花,你是放心不下孩子們,一直庇護著他們。你看看這一大片地都是麟兒的,紅梅沒負你所托,我就是現在撒手去見你,也可以瞑目了。”

葬禮完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回到王家宅院,李氏掛著孩子,先回了自己宅院給孩子喂奶。風水先生這一趟出行已有月餘,掛著山上的小徒弟,就匆忙告辭。王瑞麟再三感謝後,除了原先答應的銀子,又送了好些財禮,囑咐讓仆人好生送了出去。

因老太太紅梅身體本就不好,這一趟折騰不輕,王瑞麟讓倆個孫媳婦趕忙把她扶到屋裏躺下,這才轉身吩咐給前來吊唁的親戚朋友的酒飯,待眾人散了之後,隻留下三個兒子和兩個姑爺。除了老大,其他幾人也都聽說了高氏頭骨上生蓮花的事,紛紛都問是怎麼回事。沒想到王瑞麟惱恨的說道,本來可以三代顯貴,如今卻破了風水,不知道還能有多少福蔭。幾人又說了下今年的收成,附近村子發生的一些異事,兩個姑爺說家中還有諸多事宜,也準備離開,王瑞麟點頭同意,囑咐仆役把前幾日供俸宰殺的羊肉給兩個姑爺帶上些。

因為這些時日王家特別忙碌,李氏又生了個女孩,所以是一天月子也沒做,還是日日到主院廂房裏紡線繡花。孫氏手拙,針線做的粗糙,劉氏大發脾氣,拿著笤帚就打了她兩下,正巧春貴進來說老爺中午想吃大包子,劉氏這才作罷,把孫氏攆出去做飯了。

到了午飯時間,幾個爺們都回來了,劉氏讓他們先吃了飯。張氏才帶著一眾女眷在偏廳吃飯,劉氏讓小女兒秀花每人分兩個包子,不夠的吃煎餅。一會兒,大孫女翠玲到廚房告訴孫氏包子不夠,還差9個,得再蒸一鍋。孫氏和趙氏隻得繼續忙活做飯,這時李氏的大女兒彩玲跑進來說妹妹哭了,李氏則急忙去二樓廂房照看孩子。

彩玲5歲了,在家排行老四,平時李氏喂飽孩子後就把她放在二樓,讓彩玲聽著點,妹妹醒了或哭了就去叫她。

等李氏把孩子收拾停當,彩玲進來了:“娘,你還不去吃飯嗎?”

“彩玲,你去廚房給娘拿兩個包子,娘把妹妹哄睡了再吃”李氏和藹的對彩玲道。

彩玲是個懂事的孩子,聽話的去給李氏拿包子,這時已經過了飯點,剩下的幾個包子盛在黍黍秸稈做的墊子上,蓋著一個籠布。怕老鼠偷吃,特意放在高台上,彩玲夠不著,於是跑回去讓李氏自己去拿。

誰知李氏剛拿著包子準備上樓,迎麵碰上下樓的劉氏,劉氏看到李氏手上的包子破口大罵:“誰讓你拿的,一人兩個,吃不飽的吃煎餅”,說著就要從李氏手上奪下包子。

李氏生的十分漂亮,活計也好,偏生性子烈,劉氏平常沒稍微難她,這時她也不客氣的回道:“我剛才看孩子沒吃,這就是那兩個包子,稀罕飯食都是有數的,你可以去廚房數。”

平時劉氏囂張慣了,張氏都不敢和她正麵衝突,聽了李氏的話後,不禁怒火中燒:“你敢頂撞婆婆,我打死你這個不孝的東西。”

“我婆婆在西廂房裏”,李氏靈巧的躲開劉氏的巴掌,反唇相譏道。

這麼多年,劉氏對自己的妾式身份耿耿於懷,恨不得張氏早點死掉好扶正。這會兒李氏踩到她的痛腳,讓她不禁發起瘋來。本來眾人吃完飯在廂房說話,聽到吵鬧聲都圍了過來,劉氏一見更來勁了,張氏隻好上來勸解,沒想到劉氏一把把她推開,點著李氏的胸膛大罵道:“沒臉的娼婦,賤人,連個帶把的都生不出來,還敢和我吵。“

此話一出,可是把屋子裏的一眾人都罵了,頓時堂屋裏靜了下來,劉氏也覺得不對,但是強作鎮定,罵道:“都杵在這裏幹什麼”,一副當家主母的氣勢,眾人一看就都散了,李氏也被趙氏拉到偏房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