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疑兵之計(1 / 2)

項羽連忙走下帥案,盯著傳令官問道:“敵軍有多少人。”

“少將軍,敵軍初計大約在五萬左右,分成三路向我軍進發。”傳令官喘著粗氣連聲說道。

韓信一屁股坐在地上,歎道:“怎麼會這樣,怎麼會。完全不一樣了啊。”

項羽看了一眼癱坐的韓信,狠狠地跺了一下腳。快步走到帥案前指著地圖上說道:“敵軍距此還有多遠。”

“三十裏。”傳令官絲毫不敢怠慢。

項羽又在地圖上打量了一會兒,指著傳令官道:“命令全軍,拔寨,準備撤退。”

傳令官不知道項羽什麼意思,又不知道該往哪撤退,依舊是站在原地不肯動。

韓信這時也醒悟過來,大喊道:“不能撤,不能撤。再退就是淮水了,咱們撤不了了。”

項羽仰天長笑道:“哈哈,韓老弟你果真機敏。我就是要讓將士們看到自己沒了後路,才能奮勇死戰。”

韓信滿頭黑線,合著項羽這輩子就會這一招,不把自己逼到絕路上是不肯罷休啊。不過當下也隻有這一招可行,前方有下邳城雄關擋路,身側是五萬精銳秦軍封堵。如今唯有先退到淮水邊上再圖後效了。

不過韓信隨即想到:不對呀。這背對著河跟人幹架該是我的事啊,你項羽應該砸鍋賣鐵跟人死磕才對,怎麼還有搶活幹的。

要說這楚軍的素質絕對不是劉邦手下的那群山野村夫所能匹的,三萬人的大營,拔寨撤退愣是沒發出一聲多餘的聲響出來。整個下邳城外寂靜無聲,隻有偶爾飛鳥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

“少將軍,咱們接下來怎麼辦。”龍且策馬走到項羽身邊問道。

項羽抬頭看了看炎炎烈日,答道:“敵軍分三路來攻,必然是想將我們困死在下邳城下。可我們一旦撤走,敵軍三路軍便合成了一路軍。”

“你說重點行不行?”身邊的韓信說道,他總覺得項羽說話拐彎抹角婆婆媽媽的煩人得很。

可是他卻經常忽略了一點,他擁有著韓信與林冉兩世的記憶。這些東西在他的眼裏很淺顯,可是別的人卻沒有這種戰術素養,未必能意識到這件事的後果。

眼下的龍且就是如此,他原本聽項羽分析得頭頭是道,心生佩服,可是猛一被韓信打斷,也有些臉紅。

項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我軍即將撤到淮水岸邊,屆時列陣迎敵。同時準備船隻,看敵軍是否來追,若是不來追我們就可以先回江東,等叔父到來再做打算。若是敵軍來追,唯有在江邊死戰。”

“我就不相信你們來的時候沒用船。”韓信氣呼呼地說道,他對於項羽瞪自己那一眼很是不滿。

龍且慚愧道:“當日我軍數量尚少,以往所備的船隻僅夠萬人所用。”

韓信哀嚎了一聲不再說話,輕輕摸著胯下那匹馬的耳朵。這匹馬在剛才韓信就從那幾名士兵那裏要了回來。

項羽一路上都在跟龍且商議軍陣布置,韓信,韓信玩了一路的馬耳朵。

大軍走走停停,到了第三日的上午,士兵正在埋鍋做飯。卻聽後方傳來無數馬蹄踏在地上的巨響,項羽等人紛紛策馬來到後方查看。卻見大軍屁股後麵百米處,赫然陳列數百騎兵,為首的是一員老將。身披金盔金甲,年紀五旬開外,三寸白須飄蕩胸前。此時正手執馬鞭指著項羽跟身邊的副手說著什麼。

韓信這幾天受夠了奔波勞累,聽見大軍後方有異動,又見項羽等人都過去了,索性抱著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看熱鬧的心態,騎著那匹灰馬晃晃悠悠地來到項羽身邊。

項羽打量了那老將半晌,高聲喝到:“來者可是章邯?”

老將見有人叫陣,也驅馬而出,來到陣前喊道:“正是本將軍,速叫項梁老兒出來受死。”

項羽見章邯開口便侮辱自家叔父,也是氣得怒目圓睜,卻又拿章邯沒有絲毫辦法,在馬上將拳頭握的嘎嘣作響。

反而是韓信越眾而出,對著章邯喊道:“老頭兒,吹什麼牛啊。這麼大年紀了還打什麼仗,快回家抱孫子去。”

章邯見跟自己對話的是一貌不驚人的年輕人,心裏也輕視起來,喝斥道:“小子,本將軍打仗的時候你還玩泥巴呢,快滾回去,讓項梁來跟本將軍說話。”

“項公不願意跟你說話,讓我代他問你幹什麼來了。”韓信心裏腹誹道:老子玩泥巴的時候你都躺棺材裏幾千年了,跟我裝什麼老革命啊。嘴上卻是胡亂說道。

韓信這話一出,反而是把龍且幾個人給逗笑了。人家領著好幾百號騎兵總不至於是來找你喝酒貪心論交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