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弟,你終於回來了。”
家丁進去之後沒過多久,從庭院裏就傳來了蕭何的聲音。
韓信好整以暇,等到蕭何出來的時候直接就是呈九十度的一個躬身,說道:“草民韓信,拜見相國大人。”
蕭何佯裝微怒,拉起韓信的手斥道:“好你個韓信,出去幾個月還學會跟我裝模作樣了,快進來,快進來。咱們大王要惹事了。”
韓信尷尬地站在原地,任由蕭何拉著自己的手。蕭何見韓信不肯挪步,不禁好奇地回頭看去,卻才發現韓信身旁還站著一個女人,女人的懷裏還抱著一個孩子。
蕭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對舒兒說道:“這位就是弟妹吧,幸會幸會,在下蕭何,乃是你家夫君的好友。”
舒兒輕巧地施了一禮,口道:“民女韓氏見過蕭相國。”
蕭何對於這女人跟孩子更是不客氣,當即讓舒兒免禮,又接過她手中的孩子抱進懷中逗了逗,說道:“這孩子叫什麼名啊?”
韓信笑道:“韓舒。”
“韓舒,恩,不錯。願這孩子長大以後天下能夠太平,舒舒心心地過幾天太平日子吧。”
韓信見蕭何一語就道出了孩子名字中的含義,不禁更是將蕭何引為知己,笑道:“那就承蒙蕭哥吉言了。”
蕭何擺擺手,指著韓舒的小臉說道:“這孩子長得跟老弟你是一模一樣,以後肯定也是個文武全才,國家棟梁。不如趁早,我收個義子你看如何?”
韓信對此事簡直是求之不得,有了蕭何這個幹親家,就不怕他以後不在朝堂之上幫自己說好了。當下也是連連點頭道:“既然蕭哥喜歡這孩子,那就讓他給你當個義子。咱們以後也是正經的老哥倆了。哈哈。”
蕭何將孩子還給舒兒,從懷中掏出一塊玉牌來塞進孩子的懷裏,笑嗬嗬地說道:“那我就給我的義子一個見麵禮,保佑這孩子平平安安,無災無病。”
兩人一番客套之後,蕭何將韓信領進自己的書房。而舒兒則是生怕韓信又犯了強脾氣,也跟在韓信身後走了進去。
到了書房之後,兩人就言歸正傳。蕭何首先就開口說道:“老弟此次回來可是打算接任大將軍一職?”
韓信看了看同樣在看自己的舒兒,隻得點頭道:“沒錯,聽說大王要策劃進攻項羽。所以我來看看有沒有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
蕭何聞言大喜,拍手讚道:“老弟果然是人中英豪,殊不知如今大王缺的就是能夠統率百萬大軍的元帥啊。我們這就去見大王,讓大王歸還你帥印虎符,讓你重新執掌三軍。”
韓信擺了擺手笑道:“蕭哥,先不忙。我想問問如今是何人在擔任主將?”
蕭何道:“是周勃,你應該知道周勃這人,讓他統領個三五萬人還行。要是上了十萬,他就有些犯迷糊了。而且周勃謹慎有餘,魄力不足。很容易貽誤戰機啊。”
“恩,周勃此人的確如此。那還請蕭哥給我詳細說說如今各部軍馬的將領以及調配情況。”韓信覺得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去跟劉邦要官職,而是要將各部軍馬的大概情況了解一遍,好讓他以後能夠方便管理一些。
蕭何也知道這件事的必要性,連忙從書架上翻出最近的資料讀了起來:“前軍司馬吳廣,將軍五萬。中軍司馬牛鐵柱,將軍七萬。後軍司馬曹參,將軍三萬。左路軍司馬樊噲,將軍三萬。右路軍司馬盧綰,將軍四萬五。”
“這...我軍現在共有多少人了?”韓信撓了撓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有沒有聽錯。要按蕭何這樣說的話,光漢軍的總數就得超過二十萬人。
蕭何笑眼看了看韓信,說道:“沒錯,我軍現在現役二十二萬五千人,還有預備役五萬人。這是你當初提出的預備役方案。”
“怎麼會有這麼多?我記得我走的時候三路軍加在一起就四萬多人吧。”韓信不可置信地看向蕭何,他實在不明白漢軍怎麼會在短短兩三個月時間裏擴軍二十萬。
蕭何將手中的竹簡丟給韓信,韓信審視了一遍,果然與蕭何所說的毫無差異。
又聽笑道:“記得當初漢中的難民嗎?這還得多謝司馬欣,他幾乎將整個漢中燒殺劫掠一遍,漢中之中的百姓跟隨咱們逃出來的有五六層,其中的青壯全都參加了咱們漢軍,這些人就有十來萬。關中之地還有十多萬的秦民,聽說我們要進攻楚國,也紛紛前來投軍,要不是因為預備役的存在,我們都不知道這些士兵該怎麼分配了。”
韓信這才記起來,當初的確有不少漢中難民逃出斜峪關,到了關中。而漢中之內各縣因為被司馬欣劫掠一番而就此住不得了,所以如今看來,倒的確是司馬欣幫了漢軍這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