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 / 2)

這場戰爭越發展越是混亂,先是兩軍的首領都離開了自己的崗位,到了野外獨自行動。繼而又有漢軍走失道路,被項羽攪了個天翻地覆。

楚軍同樣也不好受,他們初到彭城的時候見漢軍隻有周勃部的兩萬人而已,所以輕敵之下劉啟竟是讓將士們即刻開戰,滅此朝食。

但結果可想而知,彭城之中內無援應,漢軍背靠城牆列陣,導致楚軍無法發揮人數優勢碾壓漢軍。而在周勃大盾加長弓的配合下,疲憊不堪的楚軍反而是在首戰吃了大虧,丟下萬具屍體遠遠逃遁到了十裏外紮營。

可是楚軍本就糧草短缺,此次回軍彭城也多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又怎麼能跟將糧草供給站設置在關中的漢軍打持久戰。

之後短短不過數日時間,楚軍多次發兵襲擾周勃本部。可無奈周勃的陣型太過嚴密,又背抵城牆應戰,讓楚軍倒像是狗咬烏龜,無從下口了。

一來二去,雙方雖然互有損失,可漢軍的精神卻明顯比楚軍要高出一大截。

多次進攻無果之下,劉啟最終還是隻能按照原來的辦法,分軍繞行。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之前到底是有多傻,本來自己的兵馬就占據人數上的優勢,隻不過是因為對方踞牆而守而久久占不到便宜而已。此時自己如果不分兵多線作戰,而是將全部兵力都用在與敵人對峙上麵的話,那自己的腦子恐怕就真的是被門夾了。

所以劉啟在想通了這一層以後,再次煥發精神,搖身一變成為楚國的上將軍。將十四萬楚軍分成四路,對彭城周邊進行清掃。

龍且帶兵三萬進攻豐邑,奪回縣城控製權,並且安撫當地百姓,使其民心向著大楚。再有季布帶兵三萬進攻蕭縣,以堵住缺口,以免漢軍南竄。再有項莊帶兵三萬退守沛縣,以免受到齊地侵擾。而且劉啟還為了防備趙佗的蠻騎大軍,特地請項羽的季父項纏帶兵兩萬扼守住沛縣要道,施加各種阻路的道具。

而項纏這人雖說生性優柔,且為人忠厚,但劉啟在軍中最放心的就是他。畢竟血濃於水,隻要跟他講明這件事對項羽的重要性,那麼項纏就一定會竭盡自己所能去將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

項纏走後,劉啟也沒閑著。他眼見自己正麵強攻周勃必然是不行的,當下隻能另辟蹊徑。在彭城下晃蕩了三天,還真讓他找到了一個辦法。

因為周勃隻不過是需要防止彭城援軍支援下邳,所以也隻是堵住了彭城城池的東門,其餘三門卻還是暢通無阻。

隻不過因為彭城的城池太過龐大,其他三門出城之後距離下邳也就遠了十多裏路,所以之前劉啟卻是沒有注意到那三個方向的情況。

此時見西南北三門無阻,劉啟當便親自率領一萬人馬進駐彭城之中,剩餘的兩萬楚軍依舊在城外與漢軍對峙。

而此時漢軍中的周勃可謂是急白了頭發,操碎了心。他原本見著楚軍分兵就知道大事不好,恐怕彭城又將回到楚軍的手中。可他又沒有其他辦法,十幾萬楚軍就在外圍對自己虎視眈眈,如果自己敢有半分異動,一旦被人抓住了破綻,那後果不堪設想。其實他自己死了都不重要,他擔心的是如果這兩萬漢軍全軍覆沒,那麼下邳方向的韓信就沒有了內應,到時候消息不靈之下很有可能被楚軍包了餃子。

再者,他就算是有辦法突圍出去,也不知道該去哪裏尋找韓信。自從那日分兵開始,周勃就隻知道韓信在自己的東方,可具體在哪裏他是一點眉目也沒有。自己的哨騎帶回來的最後一條消息也隻不過是楚軍進攻沛縣,劉邦逃往瑕丘。

在那之後別說是哨騎,恐怕連蚊子都難以飛到沛縣去替自己打探情報了。

周勃整日在軍中愁容滿麵,倒是惹得漢軍將士也極為難受。本來堵截彭城援軍是一個好差事,每天軍餉拿著,飯菜吃著,又沒有什麼仗打。將士們甚至都已經習慣了這種疲懶的生活,可楚軍驟然之間的來襲,著實讓漢軍亂了一番陣腳。

從那以後,漢軍將士每日白天就得列好陣勢,等待楚軍來衝擊。夜裏席地而睡,還不敢睡死了,生怕楚軍夜間偷襲而讓自己丟掉了性命。

如此日複一日,漢軍將士也逐漸失去了耐心。看不見希望的生活總是難熬的,漢軍每日睜眼就能看見四周遍布的楚旗,夜裏恍然間還能聽見遠處楚軍營中的人聲。

這樣的煎熬就算是鐵人也難以支撐下去,就在楚軍分兵之後沒多久,漢軍軍中不出意外的出現了逃兵的情況。

就在那天夜裏,周勃剛剛靠著牆根想要小憩一會兒。將士們夜裏不敢睡死,他更是不敢。可是他剛剛坐下,還沒來得及合眼,就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抬眼望去,卻見是兩個黑色人影正背對著自己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