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五行大陣(三)(1 / 2)

我們皆為方才的遭遇感到心有餘悸,身後不禁冒出冷汗。有關鳳凰山的傳說本就撲所迷離,現在又遇洞內機關,前方道路危機四伏,要想徹底破解鳳凰山真正的秘密,眼下隻有先破了這所謂的‘五行大陣’。

根據唐正南的陳述,五行大陣融合了五行學,一說五行最早出現在黃老及道家學說,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二說是由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所轉化而來,根據古代的五大神獸判定的五個不同方向,它們代表著金行、木行、土行、水行、火行,並以此統一視為‘五行’,早見道學有雲:‘五行之象,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這是對五行中的注解,後人根據對五行的加以觀點及深刻認識,並創造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論,其中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而相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克製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注解: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根據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製的河圖,也是五行的來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麵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麵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濕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麵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不過終究其根據,五行之學都出自陰陽八卦的萬變定論,它是陰陽學中所延伸出來的另一個分支玄學,在這之中就包含了許多關於神話故事,例如中國古老的五大神獸,傳說五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五隻神獸掌管著不同地方的氣節和福禍,象征的寓意也彼此不同。例如北玄武、南朱雀、西白虎、東青龍,中土為麒麟,五行相繞,便是這五行大陣。

唐正南果斷的再次拿出他的那塊寶坻羅盤,這羅盤上通經緯,下達十天幹十二地支,中間亦有五行指示,這也是用來辨別五行大陣最好的寶具。不過他之所以把五行大陣又叫做四象兩儀陣,這其中就關係到了四象之變。按常理的思維邏輯推算,五行中隻有金木水火土,在我們的麵前擺著五條不同道路,可以視為五行,但這條洞內匝道又由一條大道相連,這就足以證明五個不同的洞口可能隻有一條通往鳳凰山深部,但也有可能這五條道口卻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