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掙紮(1 / 3)

皮思平果斷地跨出張偉欣家的深宅大院,帶著鬱悶地心情走進了辦公室。離上班時間還早得很。他焦躁地接連抽了好幾根香煙,才見到清潔女工前來打掃房間裏的衛生。他突然想到了一件很久猶豫不決的事情,在公與私界限之間搖擺不定,自己現在已經可以說是毫無顧忌了。他從辦公桌的抽屜裏,翻出一遝郝斌半個月前呈上來的卷宗,內容是關於蘭湖影視基地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報告、規劃審批、項目預算等,其中還有幾份張偉欣要求簽署的與政府相關協議。皮思平一直遲疑不決,自己作為西華州現任市長,一旦與張偉欣感情關係公開,如果由他來代表政府親自簽署文件,顯然不合乎情理,所以沒有拿定主意。現在,他既然命中注定與張偉欣從此再無私人瓜葛,理當義無反顧地履行職責。簽署完成這幾份文件,皮思平心裏頓感輕鬆,親自把卷宗送到了秘書室。他覺得,似乎是向張偉欣當麵兌現了自己對她的政府承諾,也回報了她以往對他所有的關切,以及真假難辨的所有情感。

市委組織部長馮進厚匆匆過來向他報告,說是剛剛接到電話通知,要他陪同皮市長一起,馬上出發前往省委,向中組部的一位副局長當麵彙報工作。皮思平顧不得多想,立即安排與馮進厚啟程。他很難預料,中組部竟然派人到了省城,尋思西華州這個地級市的幹部體製改革和人事調整,不至於牽動北京的神經,一路上甚是忐忑不安,早晨在張偉欣臥室所撞見到的場景,雖然依然縈繞在腦海裏滿是不快,卻讓他顧不得在心中逗留多想。

省委書記接見了皮思平和馮進厚,把他們介紹給中組部一位姓朱的副局長。皮思平認出這位朱副局長,原來是去年臨離開京城時在中組部所認識的朱處長。皮思平在北京很早就聽人議論,一旦進入中組部,升遷之快常常超出本人預期,這位朱處長果然是一年時間不到,就已官至副局長之位。兩人客氣了一會,朱副局長說,中央正在考慮出台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調整意見,並打算同步推進幹部管理體製深化改革,新華社最新編發的一期《內部參考》,報道了西華州正在進行的處級領導幹部改革調整方案,引起了中央政治局裏一位領導的關注,所以他這次是奉命前來專題調研。朱副局長還說,當初第一眼看到思平同誌,就已經預見到他會在西華州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皮思平向朱副局長苦笑了一下,說:“思平辜負了中組部和省委領導的期望,深感在西華州的各項工作開展不力。至於說到西華州的人事幹部調整,還剛剛處於啟動階段,成敗定論現在言之還為時過早,擔心就此向朱副局長彙報,會與實際工作情況‘兩張皮’,向中央領導報告出不實信息。”朱副局長說:“這不成問題,回頭我會向部裏請示,專門派出一個工作小組,會同省委跟蹤考查。這次,我自然不能空手而回,還是請皮市長和馮部長留下,用兩天時間呆在省委,把你們對幹部改革方案的背景、意義、困難、以及最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整理成一個有分量的書麵總結報告,也好讓我回去交差。”皮思平現出十分為難的表情,說:“工作才剛剛著手,一些崗位人選正在公示,還有一些崗位需要公開招聘,整體工作隻推進到一半,現在就提出總結成績,恐怕真的不合適。”朱副局長麵露不悅,看了省委書記一眼不再說話。省委書記雖然認為皮思平的話很有道理,但覺得朱副局長是奉中央高層領導之命前來調研,如果就這麼兩手空空,顯然難以交差,並且對省委工作也會帶來不好影響,他想了一下,說:“我的意見是,實事求是向中央領導報告工作。整理材料時,可以把報告題目定調為《西華州領導幹部改革方向及實施目標》,這樣各方麵情況都能照顧到。”朱副局長說;“我對書記的指示沒有意見。但還有一個要求,就是新華社的《內部參考》裏,全文收錄了《西華州日報》刊登的三篇特約評論員文章,中央領導對這幾篇文章非常感興趣,我建議把那位叫斯蒙的作者叫過來,由他來直接撰寫彙報材料。中央領導說,這位斯蒙同誌政治信仰堅定,文筆流暢,輿論導向非常正確。我個人對作者也十分敬佩,很想與他直接見麵傾談。”皮思平沒有說話。省委書記問:“有什麼困難麼?”馮進厚隻好回答說:“這幾篇文章由皮市長親自撰稿,斯蒙是他臨時用的筆名。”省委書記、朱副局長等在場的其他人,不約而同地都把目光投向皮思平,有吃驚,也有好奇。皮思平眼見自己被綁架一般地難以推卻,隻好說:“對中央領導的彙報材料,我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