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西山十九號特密機關(1 / 2)

由陳宗所領導下的國安特情局,這個坐落在西山深處的神秘機關,共設六個處。

一處主管機要事務,掌握密碼通訊及行政、檔案、財務、訓練。孫意映為熊敬釗領取製服,就是一處負責的後勤管理項目。

二處、三處分別從事國際戰略、社會調查事務。是對外、對內的一般性專業情報工作機構。

四處負責科技和電信事務。主要負責偵察器材的研發、管理,以及郵件檢查、電信布控等,具有高端技術性工作特點。

五處是局長陳宗最為看重的部門,承擔著諸如反間諜偵察、政經情報收集和分析、涉外機構和單位的監控等多項事務。特情局很多棘手複雜的工作,都會打破常規,直接交給五處辦理。

另外就是六處,原本其職責十分重要,主管國內外保防偵察和反間諜事務,但長期以來成績平平,目前隻能做些外圍工作。其政、經、軍影像情報分析以及網絡監控這一核心工作,也被移交到了五處。

整個大院共有前後兩棟主樓。按此處一帶對軍事禁區的編序,其內部標注是:西山十九號。

據說,這裏原是清朝乾隆帝年間,一位王爺起初在北京城外修建的偏府,是獵遊的休閑之處,如今還留有當年的後花園和幾處涼亭。在玉泉山的深處,現今能見到很多這樣依山而建的樓閣,但大多幾百年沒有修繕,早已經殿塌宇損,隻剩下重重殘牆斷壁。神秘的皇家遺址,隻能呈現出乾隆帝時期的昔日榮光。

唯獨這個院落,民國初期曾是袁世凱有一段時間,在這裏密謀稱帝大計。後來,又不知被北洋政府哪一位軍閥,破土重建,改造為地麵上現今兩處三層高的建築,分為前樓、後樓,一度作為馮玉祥西北軍在北京的司令部。

抗日戰爭年間,戴笠把這裏作為軍統局在北京的一個秘密據點,日本人竟從來沒有發覺。傅作義在解放前夕,也曾經在此住過一段時間。到了六十年代後期,這裏又被用來關押多名軍隊老幹部。

院子的前樓,一層是食堂、健身活動中心,二層是資料和武器、設備庫,三層是宿舍休息區。前樓還建有地下大廳,被作為室內手槍射擊、格鬥搏擊、擒拿訓練場。

後樓,是特情局日常工作區域。局長室和各個處,全部集中在後樓辦公。

除了前、後樓,院子裏的後麵還有一個兩層小樓,原是給了警衛班,現在被清空騰出,讓給了黃雀行動小組。

西山十九號,這裏諾大的地點,其實不足百人在此從事特殊工作。並且通常,還會有一大部分被派出去執行任務。

特情局的嚴格紀律之一,是不同之間的部門,除非必須發生的情報或業務技術合作,禁止私下裏打探任何與己無關的任何議題,即便是副局長、處長,其橫向聯係也不例外。

所以熊敬釗自進入特情局以來,將近好幾個星期,除李鐵奎、孫意映,也隻是熟悉了黃雀行動小組的另外兩名成員,代號紅蜘蛛的賈誌明和代號黑鳳凰的丁凱。

正式下發給他的警服,肩上綴釘了一枚四角星花,這是二級警員的標誌,與孫意映差了七、八級警銜。類似於在軍隊裏,熊敬釗不過是一個新入伍的列兵,而孫意映卻早已成長為校節高官。

這段時間,黃雀行動小組進行了魔鬼式的極速訓練,除了基本的個人體能、心理素質、野外求生,甚至憋尿等非常規訓練;再就是偵察與反偵察、瞬間觀察和判斷、格鬥擒拿、攝影竊聽、電子技術設備和輕重武器的使用。要求每個成員,至少盡快掌握兩門外國語言的聽力和閱讀。

孫意映原有的基礎是英語,又新學了法語、西班牙語。至於熊敬釗……皮思平在人大經濟學院教書期間,去過新加坡做過訪問學者,已經熟悉了東南亞馬來語種、包括泰語、緬甸語的應用……他現在,又多加了一門日文,就等於已經掌握了五門上的國家和地區語言。

三個星期以來,各種專業教官走馬燈似的,換了一茬又一茬,小組成員所接受的特別訓練,每天都在十個小時以上。其中:

極限體能訓練,包括衝刺速度兩公裏奔跑,助跑五米跳躍,助跑三米翻牆;

特種技能訓練,包括各種車輛、直升機、坦克駕駛技術,槍支、弩箭、短劍、匕首的實用技巧,炸彈、手雷及各種電訊器械使用。

熊敬釗在此訓練之外,多數時間趴在圖書資料室,瀏覽了幾十本國內外權威人士關於情報、特工的高級教程。他對活躍在秘密世界的經典案例,以及二戰以來英國軍情六處、美國聯邦調查局、前蘇聯克格勃、以色列摩薩德等情報機構,還有那些史上著名的男女間諜,開始發生了興趣。

黃雀行動小組組長,代號梧桐樹的薑東宇,在極速訓練即將結束的下午,召集所有教官和小組成員,親自檢閱特訓戰果。

在特情局裏,薑東宇在幾名副局長中間,數他入職最早、資曆最老,但排名始終位居最後,手中一直沒有實權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