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攪屎棍攪動風雲(1 / 2)

1896年六月十八日開始清軍和華夏共和軍再次並肩作戰抗擊日軍侵略,並向清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支持清軍抗戰,對於華夏共和軍的慷慨援助光緒皇帝非常的高興,和華夏共和軍牽扯到關係就再也不怕慈禧那個老太婆了,慶親王奕劻等人已經被光緒免職,閑賦在家;

也是從這一刻起,光緒皇帝開始行使帝王權利,提拔能征善戰的將領,並對朝堂進行了整肅,在李鴻章的疏導下加深了華夏共和軍之間的聯係,短短時間光緒已經掌控了朝堂,慈禧被冷落在深宮中,仆從不過三四人,為了防止慈禧反撲,光緒指示榮祿派人看守,任何閑雜人等不的看望,斷絕了慈禧一派複出的一絲念頭;

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讓光緒皇帝真正的掌握和執行帝王權利,而華夏共和軍的接連勝利同樣刺激了新軍的將領們;

日軍將此次出征的部隊命名為日本遠征第一軍,遠征第二軍,而此次遠征第一軍以黑木為楨中將為軍團長,藤井茂太為參謀長,由日本第四師團、第十七師團、第214師團組成日本遠征第一軍;

十八日淩晨首先在常州登陸的日本遠征第一軍第214師團在師團長在秋山好古大佐的率領下向縱深挺近,緊接著在大港鎮登陸的日本遠征第一軍第四師團向鎮江府行軍,在東陽鎮登陸的日本遠征第一軍第十七師團向江寧府進軍;

行軍中的日本軍隊非常的傲慢,對清廷新軍嗤之以鼻根本就不放在眼裏,在日本部隊的眼中這是支專門逃跑的部隊;

沒有來得及逃跑的民眾被日本抓了壯丁,在進攻的同時,日本也開始在長江南岸修建防禦性工事,抵製華夏共和軍有可能發起的渡江戰役;

兩江總督府

“報——軍統大人總督大人,日軍兵分三路,一路由常州登陸,一路由鎮江大港鎮登陸,一路由東陽鎮登陸,常州登陸的日軍焚燒房屋逮捕來不及撤退的百姓,搶奪財物;大港鎮登陸的日軍向鎮江府行軍,東陽鎮登陸的日軍開始向江寧府而來,所到之處猶如蝗蟲過境般;

江麵傳來消息……日本後續艦隊已經駛進長江,而被逮捕的百姓,被日軍押到江邊,修築防線工事”

“慰亭——這小日本根本就沒有將我大清軍隊放在眼裏,不過鎮江府現在成了一股孤軍,萬一東陽鎮日軍,掉頭向鎮江行軍,豈不——”劉坤一擔憂的說道;

“總督大人——請放心,在日軍眼中隻有華夏共和軍,豈有我新軍的地位,日軍高傲自大猖狂不會將我軍放在眼裏,東陽鎮的日軍必定不會向鎮江行軍,不然會消耗日軍大量的時間——現在蕪湖的第一鎮、銅陵第二鎮、劉永福的第四軍已經在路上了;

皇上已經發布詔書向日本宣戰,華夏共和軍也已經通過鐵路從東北陸續轉移到石家莊一帶,黃河上已經開始架設浮橋兩座,加上綏遠永德將軍的第六軍三個鎮的兵力,隻要我們堅守住,勝利就在眼前”袁世凱振奮的說道;

“好——華夏共和軍既然出兵,恐兵力不能多,必定沙俄牽製了大量的兵力,如果這個時候西方列強…………,不知皇上作何感想”劉坤一焦慮的說道,對於華夏共和軍,清軍將領沒有敢與之抗衡的,華夏共和軍的戰績太輝煌了,越打越多越多越強,簡直違背了常理;

而日本此時出擊的時間太關鍵了,有可能會引起西方列強新一輪的侵華戰爭;

“皇上剛掌權,必要一場大勝來鞏固朝廷的統治,並向萬民表決心,將與日軍死戰到底,此刻我擔心的是鎮江的第五鎮,能不能扛得住日軍的進攻,畢竟常州沒有牽製日軍的部隊啊,關於華夏共和軍似乎我們沒有說話的權力”袁世凱擔憂中帶著苦笑的說道;

“唉——短短幾年光陰,世上似乎已經幾十年,李中堂大人讚譽魏子清身居大智慧古今難有人比肩,雖說有大不敬,但是何嚐不是無力改變的說詞呢”劉坤一心裏七上八下的說道,對於華夏共和軍擊敗十國聯軍——保住北京城不被洗劫,擊退日俄聯軍——收複東北,並取得殲敵三十多萬的赫赫戰績,作為邊疆重臣劉坤一興奮不已恨不得自己衝向前線作戰,但是對於華夏共和軍對朝廷的態度劉坤一又非常的擔心;

“下官和華夏共和軍並肩作戰,華夏共和軍裝備精良甚至遠在聯軍之上,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遠在我軍之上,一個旅的部隊竟能防守住日軍一個師團的猛烈進攻,在我軍中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想起在承德戰役中的情景,袁世凱還是心有餘悸;

“天知道魏子清這幾年是怎麼發展的,不過華夏共和軍畢竟是我炎黃子孫”劉坤一看著袁世凱微笑的說道;

忻州總部

“嗯——對了,阿嚏,向書生發報,代我向沙皇尼古拉二世問好,對於我們製定的邊界方案,尼古拉二世是不是同意了,電告第四軍湯問伯繼續向尼布楚行軍,直接越過額爾古納河,不必理會俄方抗議,和第三軍合兵一處”魏子清撓了撓發癢的鼻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