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史海鉤沉
《直麵大轉型時代——吳敬璉談全麵深化改革》
本書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討論中國經濟改革的難點與進程,是吳敬璉對經濟改革的重要論述著作。全書共分五輯,分別為“讓曆史照亮未來的道路”“中國經濟麵臨的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呼籲重啟改革”“如何重啟改革”“知識分子的責任、追求與情懷”,共收文章50篇。這些文章不僅記錄了作者對於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與建言,同時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曲折曆程。
《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
戴斯特·費爾金斯被美國新聞界譽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曾獲得過普利策獎。本書是費爾金斯根據自己1998年起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采訪觀察寫成,他在書中舍去了政治局勢分析與功過褒貶,而是專注於還原戰爭中的一個個“人”,從士兵到平民,從高層軍官到普通老百姓,他們在戰爭中的切身感受、所思所想,以及他們的生存處境。全書充滿了眾多真切而生動感人的細節。
《最長的一天——我見證了諾曼底登陸》
本書分別從盟軍和德軍的對立視角,同時描述了諾曼底登陸這一曆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戰雙方在此期間發生的各種應對措施。書中收錄了新近發現的二戰檔案,用從未公開過的信件、日記、照片和老兵的回憶進行講述。該書敘述平實而逼真,大量圖片真實而寶貴,從海陸空視角生動記錄了諾曼底登陸日當天的故事,為讀者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為諾曼底登陸勝利70周年獻上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紀念。
《誰打敗了希特勒》
本書是國內首部二戰架空曆史著作,由美英11位軍事曆史專家聯合打造二戰的另外一種可能——希特勒的勝利。真實的曆史是二戰以希特勒和德國以及德國所領銜的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而在當時瞬息萬變的政治和戰爭環境下,很多關鍵的決定都可以成為曆史的拐點。11位軍事曆史專家,在彙集了眾多資料的情況下,運用合理而嚴謹的推理,將這些可以成為曆史拐點的事件真實地展示了出來,從而讓“希特勒勝利”這樣一種可能性顯得極為真實。當然,虛構這種可能不是為了給希特勒翻案,而是反思曆史,以後更警惕這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