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高層談話(1 / 2)

這次項部長到江中省,主要是約談四套班子成員。原因在於,上麵對江中省班子,特別是黨委主要領導調整在即。省委書記、省長、省人大主任和省政協主席,四人是主談對象。但談話對象並不局限四人,組織部長和紀委書記是補充談話對象,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找省委副書記或其他班子成員談話,深入了解情況。

項部長來時,就已經框定了談話對象,就是四套班子成員,不再補充談話。這麼框定的原因,在於項部長對於江中省的情況是掌握的,對江中省的幹部也是了解的,沒有必要在省委班子調整之前,把動靜弄得太大。

對於談話內容,項部長也非常講究地作了限定。在與省人大主任的談話中,重點了解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黨委在領導人大開展工作的情況和有關建議;二是政府在落實每年人民代表大會各項決議和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方麵的工作。

在於政協主席的談話中,也是重點了解兩個方麵:一是黨委領導政治協商製度落實情況;二是對於各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黨委的聽取情況和政府的落實情況。

人大和政協分別了解這兩個大的方麵,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一方麵這是黨委和政府在貫徹落實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和政治協商製度的職責所在,另一方麵,隻有這兩大方麵的情況,才是人大和政協的專業,其他方麵的情況,人大和政協都有局限,說出來的話和所站的角度就不一定客觀了。項部長就幹脆不聽。

除此之外,項部長還詢問,省人大主任蔣愛國和省政協主席李城,就個人有什麼考慮或對組織上有什麼請求。人大和政協盡管是四套班子成員,但都是退居二線的崗位,麵臨地將會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塵埃落定,為此,組織上一般也都會從照顧老同誌的角度,問問他們有什麼想法,特別是對於一直以來講大局、識大體的幹部,給他們一個好的歸宿,便於今後的退休養老。

省人大主任蔣愛國和省政協主席李城,都是在多個省份任職的老同誌了,不向組織亂提要求、亂伸手,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他們知道,此次,項部長下來的主要任務,還是關於省委主要領導即將調整,來向江中省吹吹風。至於他們自己提不提要求,也都不是重要的是事情,如果組織上考慮他們以往的工作成效,自然會趁這次主要領導調整的東風,給他們一個妥善的安排。

如果組織上不給他們動,那麼也基本上就默認讓他們在省人大和省政協的崗位上幹到退休了。在省裏當人大和政協的一把手,也是非常不錯的崗位,盡管在權力的大小上,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組織上給予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其實相差不大,為此,很多權權力欲不是特別大的領導,也會安於這兩個崗位,而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江中省人大和政協這兩位主要領導,也不是特別想來事的主,為此,他們的回答的都是那句最經典的“聽組織安排。”

項部長對與蔣愛國和李城的談話情況,是滿意的,他對他們表示了感謝。然後,就讓省委書記聶川進來談話。

這個秩序,讓省長張強感覺有些驚訝。畢竟在一般組織談話的過程中,最主要的談話對象都是放在最後一個談。顯然,在江中省的領導班子內部,是沒有比聶川這位省委書記更加重要的談話對象了。但是項部長卻偏偏與省委書記聶川先談,將最後的談話機會,留給他這個省長。難道,真如整個江中省所說,他有可能出任省委書記?

想到這一點,他不由就有些激動。但是,上麵的決定始終存在很多的變數,張強認為,自己還是應該以平常心對待,否則就容易失去了陣腳。張強讓秘書換了一杯新茶,一邊喝茶,一邊看這天的《人民日報》,穩住自己的心神。

與此同時,項部長與省委書記聶川的談話已經正式開始。

項部長開門見山地說:“聶川同誌,這次受中央委托,我來省裏與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談心談話,目的你應該是了解的,那就是中央考慮,將你調回中央任職。對於江中省的工作,我大體是了解的,因此,也就不多問了。我和你談的,主要是三個方麵的內容,一個是你對自己調回中央任職還有什麼想法;另一個方麵,從你的角度,推薦一名接替省委書記職位的人選;還有就是對江中省的班子結構,有什麼意見建議。這是一次正式的組織談話,我們都實事求是地談談。”

聶川和項部長,就坐在談話室內,相鄰的兩個沙發上。這個談話時,不同於那種麵對麵的談話室,而是故意選取了那種同向相鄰的沙發擺放方式,為的就是讓談話,不會像審訊那樣產生針鋒相對的感覺。這裏麵有心理學上的意義。

聶川側過臉來,鄭重地瞧著項部長說:“項部長,感謝你此次來江中省約談我們班子主要領導。對於組織上的安排,我向來秉持一個原則,那就是服從組織安排。所以,對於調回中央,我個人沒有意見。第二個問題,接待我擔任省委書記的人選,我推薦張強同誌。推薦的理由,簡單的說,是政治成熟,善於團結協作,有主見,抓工作的作風紮實。第三個問題,關於省委省政府的領導班子結構,目前我們省政府班子中,已經有女同誌,但是省委班子中還沒有女同誌,應該有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