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立醫院崗位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醫院管理
作者:朱瑛 張小龍
摘要:崗位設置管理是衛生事業單位人事製度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礎,基層公立醫院已普遍試行。本文主要以丹陽市人民醫院崗位設置為例,從核定編製數、崗位比例、崗位結構和編外社會化用工等方麵,分析崗位設置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增加核定編製數、縮減工勤技能崗位、製定科學合理的職稱競聘細則,編外社會化用工納入崗位管理等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基層公立醫院 崗位設置 問題 對策
我院為衛生部重點聯係縣醫院和江蘇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依據深化醫改必須“讓人民群眾得實惠,讓醫務人員受鼓舞”的基本原則,自2010年起實施“二緯三經”的績效獎金分配方案。實行以來,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收入明顯提升。2011年12月,我院又按《丹陽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方法》文件精神,對所有編製人員進行崗位設置管理,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換。2013年11月,因增加事業編製100名,我院重新調整崗位設置方案,對建立起符合醫院發展、優化人才結構、分類科學合理的人事管理製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發展和現狀
2011年12月我院正式啟動崗位設置管理,按照核定編製數795人核定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分別占崗位總量比例為92%、2.2%、5.8%。2013年11月,因增加事業編製100名,重新調整崗位設置方案,按照核定編製數895人核定三類崗位,比例調整為92.9%、2%、5.1%。
二、崗位設置存在的問題
1.核定編製數的多少是製約崗位設置的最主要因素。各崗位比例和擬定崗位數的確定以核定編製數為基準。按照綜合醫院病床與工作人員之比:500床位以上的按1:1.6-1.7計算,我院現有床位1000張,核定編製數應為1600-1700人。然而基層公立醫院基本達不到這樣的人員配備。2011年12月,我院首次進行崗位設置和聘用,核定編製數為795人,經測算,專業技術崗位副高級崗超擬定崗位9人,中級崗超擬定崗位14人,工勤技能崗超擬定崗位14人。隨著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速度加快,而通過自然減員逐步達到規定結構比例的速度較慢,至2013年,我院專業技術崗位中高級崗位待聘人員達218人,工勤技能崗位待聘人員9人。因崗位聘用壓力大,2013年11月,丹陽市編製委員會同意增加我院100名事業編製,核定編製數增加至895人,重新調整後的崗位設置方案仍不能解決“僧多粥少”的問題。
2.崗位設置比例需進一步完善。自1998年起,鎮江市即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我院因受製於核定編製數,中級和副高級崗位聘用矛盾尤為突出,此外,專業技術人員晉升速度加快,造成中級和副高級待聘人員“堆積”,嚴重挫傷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雖然在崗位設置中,我院不斷向專業技術人員傾斜,崗位比例持續增加,仍不能有效緩解矛盾。同時,由於我院是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在未來將會逐步萎縮直至消失。
3.專業技術崗位結構需進一步細化。衛生事業單位職稱序列包羅萬象,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還包括會計、經濟、審計、檔案、統計、工程和政工等其他係列人員。政工人員納入管理崗位,隻能聘用同等專業技術崗位最低崗。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由於所占比例較少,如果沒有結合專業係列分別設置相應的結構比例,勢必導致同一單位中非主流專業被邊緣化,造成了專業技術崗位之間的不公平性,影響了一部分非主流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4.編外社會化用工崗位聘用問題。隨著醫院規模擴大和業務量的持續增加,基層公立醫院出現不同程度的用人緊張現象。由於編製管理固化,目前基層公立醫院普遍存在使用編外社會化用工問題。就我院而言,臨床一線至少60%為編外護理人員。由於崗位設置管理範圍僅限於編製內人員,勢必造成編外社會化用工無崗可聘,給醫院用人、留人造成很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