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行來卻是到了蜀地一小縣城名曰彭祖縣。三人進的小縣城隻見街道古樸典雅茶樓林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三人選了一家臨街的小店走了進去在一個靠街邊的桌子旁坐下,小店道也不是很大,大概也就放了十來張桌子,幾乎都坐有人,或三五人、或一二人有的喝茶閑聊,有的吃飯喝酒,倒也很是熱鬧。
三人坐下後就有店小二過來招呼三人,寧月嬋與青靈倒也沒什麼要點的,一切由殷承輝做主,於是殷承輝就叫店小二上本地的特色菜要了一小壺酒,其他的就讓店小二隨意上點就行了。
不一會那店小二就將酒菜送了上來,三人就慢慢的品嚐起來,雖然三人是修道中人已是不用進食了,但也是禁不了這口舌之欲,倒也吃的很是高興可見當地的特色菜也是很美味了。
三人邊吃邊聊,這時卻是聽到旁邊一桌的有人說道:“王兄你知不知道最近彭祖山下得一些村子經常有小孩失蹤,都是在夜裏丟的晚上睡覺時孩子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小孩就不見了,好不奇怪,也不知去了哪裏,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鬧的人心惶惶的,有人說是被妖怪給吃了,有的又說是給鬼擄走了,眾說紛紜,反正很多說法,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聽說請了那彭祖山上的法師下山來作法也不見有效,更奇怪的是有好幾個法師在做完法事後沒幾天也失蹤了,也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搞得後來都沒有法師敢去作法,怕也步了前麵同行的後塵,最後有孩子的人家實在沒辦法,有的投奔親戚,有的搬得遠遠的都不敢在那住了。”
三人聽了神色各異,殷承輝隻是皺了皺眉頭,而青靈卻是看著兩人不發言。但寧月嬋豈是閑得住的主,聽完後就連忙對殷承輝道:“軒哥哥我看一定是妖怪擄走的,咱們的去瞧瞧,也好為民除害。”
當下也不管殷承輝同不同意就將那店小二叫了過來將帳結了,同時向店小二打聽了去彭祖山的路,寧月嬋的舉動頓時就將小店的人給嚇了一大跳,見三人年紀輕輕的才十幾歲,一個稍大點的也才三十來歲,又不是道士,去不是送死嗎?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有些好心的正想上前來相勸三人別做傻事,但那,寧月嬋動作卻是很快的將殷承輝與青靈拉著就向外麵走去。店裏麵的人見了有的歎息,有的搖頭,都認為三人此去必死無疑,歎息正直青春年少就要夭折了。不一會三人就從眾人眼前消失了。
三人出的店以後殷承輝連忙道:“姑奶奶你又要折騰了,剛剛才清閑兩天你就閑不住了。”說完看了看寧月嬋拉著自己的手又望著寧月嬋。
寧月嬋卻是瞪了殷承輝一眼道:“什麼叫折騰啊!我看你這人一點同情心都沒有,還名門正派還大俠呢?我看你就是一隻大蝦,你不知道這是積德行善,做好事啊!那些丟失的小孩多麼可憐說不定都丟了性命了,你卻置之不理,一點良心都沒有,真不知道你修的是什麼道,難道是修到牛裏去了,這種斬妖除魔的事本來就是我等的職責,知道了豈能算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姑奶奶教你嗎?”說完放開了殷承輝的手看著殷承輝一副教訓人的樣子。
把個殷承輝說的苦笑不已,才說了一句就被數落一通,不由得頭大道:“姑奶奶就你仁義,有愛心,我是自愧不如行了吧!”
青靈看著兩人鬥嘴忍不住偷偷的笑了起來,卻是被寧月嬋看見了。
寧月嬋把臉一整道:“你個死竹竿你欠揍啊,敢笑姑奶奶,再笑,再笑我就把你當柴一把火燒了。”說完瞪著青靈。
青靈卻是嚇得趕緊躲到了殷承輝背後,不敢看寧月嬋,他這幾日與二人相處來自然也是知道寧月嬋的脾氣,那可是說得出做得到的主,還是小心為妙,所以就躲到了殷承輝背後,把個殷承輝當成了擋箭牌了。
寧月嬋見了卻是咯咯的笑了起來道:“青靈你太沒眼光了,你沒見軒哥哥也是自身難保嗎?敢惹姑奶奶是沒有好下場的,今天的帳就先記下,等小孩的事處理完了再找二人你算賬。”
殷承輝不禁苦笑不已,看來這輩子是死定了,喜歡上了一個刁蠻任性的野蠻女子,這一生也別想好過。於是三人有說有笑的鬥著嘴向彭祖山而去。
彭祖山山高入雲,滿山青翠,景色迷人,相傳彭祖在此修仙煉丹在八百八十六歲之時才得道成仙,羽化飛升。自此之後此山就以彭祖之名命名叫彭祖山,也就成了彭祖的道場。又因那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六歲和在此煉丹,所以這裏就成了長壽已煉丹的象征,有好多修仙之人都會來此修行煉丹,以期像彭祖那樣長壽和得道,因此此山上道觀林立一年四季信徒不絕,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