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搬山將軍(1 / 2)

祝雲庭望著眼前猶自蠕動的碎肉,一擺手,下令道:“把這些百人怨的碎肢聚集起來燒掉,小心些,不要被劃傷了。”

黑麒近衛聽罷默無聲息的執行起任務來。

就在這時,曲乘風來到祝雲庭身邊低聲道:“大哥,姓張的那個老頭剛才一直在和那兩個東瀛人背著咱麼,嘀咕些什麼。”

祝雲庭聽罷皺了皺眉,他到現在也想不明白張孚敬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還真的信任這些東瀛人不成?還是他另有什麼目的?總不成他是想叛國吧。

曲乘風見祝雲庭先是皺眉,然後發呆,便忍不住開口道:“大哥,您這是怎麼了?”

祝雲庭聽罷將自己心中的疑慮簡單說了一遍,曲乘風聽罷“嘿嘿“怪笑兩聲,道:“也說不定那老家夥想老牛吃嫩草,再納個小妾什麼的?“

祝雲庭聽罷頓時哭笑不得,雖然官員名士納妾是自早便有的風氣,可是此時這種危機重重之際,你覺得一個混跡官場一輩子,老奸巨猾的家夥會在這方麵如此努力?

想到這裏,祝雲庭不禁心中暗歎,看來孝陵衛真的不能交給這小子了,回去後就見一見那個什麼袁克青,希望他能擔得下這幅擔子吧。

不過前提是自己能夠活著回去。想到這裏,祝雲庭便決定,下麵的路一定要步步為營,於是他走向張孚敬和魚藤中旬的方向,然後開口道:“魚藤先生,我想接下來的路你應該沒有能力繼續帶了吧。”

魚藤中旬聽罷直接鞠了一躬,道:“對不起,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再次進來後,這裏的機關似乎便發生了改變,為大家添麻煩了。”

祝雲庭聽罷皺了皺眉,道:“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路怎麼走。現在我們連秦皇陵的主墓室都沒有找到就已經損失如此之大了,必須想一個辦法,否則我們恐怕就要陪著這位千古一帝長眠於此了。”

這時,最近極為低調,卻總是在關鍵時刻開口的張孚敬卻突然開口道:“我已經派人來了,此人名叫嶽興國,乃前朝將軍的後裔,必定可以幫上我們。”

曲乘風一聽這話,忍不住低聲嘀咕道:“又不是行軍打仗,就算他是嶽武穆在世又能怎麼樣。”

話音剛落,張孚敬便笑道:“如果說是搬山將軍呢?”

在場的人一聽這話都下意識地一愣,隨即便是興奮!

眾所周知,盜墓是一種極為古老的職業。在新石器時代就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盜墓這種職業在世人眼中,曆來各個都是該遭千刀殺,萬刀剮的歹人,乃是極敗壞的惡名。可細論起來,朝臣天子,士農工商,在那三百六十行裏,從上到下,哪一處沒有喪盡天良,用瞞天手段行奸使詐的賊子?大盜竊國,中盜竊候,成王敗寇,隻有最末等的才竊金銀

甚至到了東漢末年,盜墓這一行已經出現“官盜”,也就是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杖地大幹,甚至為這些人封官封爵,比較出名的就有漢末董卓手下的“卸嶺力士”,曹操的“摸金校尉”,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所設立的“發丘中郎將”等等。

而盜墓也有很多流派,按地域可分為南北兩派,南派講究“洛陽鏟,不走空。”而北派則講究“尋龍點穴,墓中掌燈,富貴由命”。往白了說就是南派擅長洛陽鏟探穴,並有下墓不走空的原則,而北派則是利用風水命理推算地脈,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定位墓穴,並且下墓之後要在墓室的東南角,然後再開始盜墓,如果公雞啼蠟燭熄滅了,財物必須放回原處,恭敬磕三個響頭,空手回去。

這是民間的劃分,也就是“民盜”。

而不論是“民盜”還是“官盜”,這個夥計也不是那麼好幹的。

若想盜墓,須知“四字八法”。也就是“望,聞,問,切”四字訣,每字分上下兩道,一共八法。比如“望”字之上法,乃為上觀天星,下審地脈;下法觀泥痕,辨草色,其間高下,雖是相去甚遠,卻皆有道,非是尋常藝業可比。故常言道“七十二行,盜墓是王。”

縱觀古今,最有名的盜墓門派就是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派。

正所謂“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這句話不僅概括了四門的特色,也說明了隻有掌印的發丘中郎將,握符的摸金校尉,會術的搬山道人,披甲的卸嶺力士才是真正的盜墓高手。

摸金校尉,可以說是比較早的,具有官方背景盜墓者。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摸金校尉每人都會帶一個“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為原料,然後還要經過很多特定的工藝才能完成。 具有驅邪的功能。摸金校尉每次到鬥的時候都要帶黑驢蹄子和糯米,黑驢蹄子是用來對付僵屍的,糯米驅邪。 有時候也會帶上桃木釘和絆屍繩. 摸金校尉每個塚隻能進去一次,摸金校尉隻能在晚上盜墓,有雞鳴不摸金的說法。摸金校尉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