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丈夫呂林濤,他原本是一個極為有主見的上進青年。他十六歲接班,一邊工作一邊自學了三個專科學曆,在工作上積極突出,又有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很快級別就被提升到副科。可幾年下去,這個副科既沒有什麼實權,也沒有真正的職位,仿佛被人忘記了般,讓滿心上進的他失望不已,那段時間,丈夫並沒有冷落自己,也沒有太多的怨言,但從他經常的沉默中,隱隱可見內心的怨歎。張青玲很想幫他,可工作上的事情,他完全幫不了。

直到半年前,娘家經濟條件稍好之後,弟弟先是結識了林業局長,而後有指點丈夫工作,很快丈夫的工作就有了起色,先後接連被提拔,從大隊長到林場場長,再到防火辦主任,再到林業局副局長。他看到丈夫臉上的愁容消去,看到了丈夫發自內心的高興,雖然他工作更忙更累,對自己卻並無絲毫冷落,每次談到孩子時都眉飛色舞。

摟著懷裏的小家夥,張青玲臉上洋溢著陽光般的微笑,快點出來吧,寶寶,你會喜歡這個溫馨的家的!

……

在著手開發大朝溝煤廠的同時,張家開始擴建房子和院子。

張學淵和鄰居商量,用兩倍的土地換來了院子邊屬於鄰居家的菜地,而後買來兩車青磚,召集到幾個老師傅,開始慢慢的修建。

院子把小池塘包含在內,粗略估計達到五六百平米,分為房屋,車庫,曬壩,花園,菜畦,池塘幾個部分。

張家的房子是母親生病前兩年修的,青磚灰瓦的普通老房子,一間廚房,一間堂屋,三間臥房,一間豬圈,一間雜物房,一間柴房,當時花了一萬多,算得上寬大但並不奢華。

家裏準備將豬圈改成柴屋,並且在裏麵建一個單獨的廁所,廁所是按張九霄的要求建的,不僅使用了城裏人才用的便槽,還在牆壁上貼了馬賽克,除了沒有浴霸,這和後世的衛生間完全沒區別。

廚房和臥室沒多大變化,隻是地麵凍上了水泥,牆壁噴上了塗料,頂上的透明瓦得到加大,看起來更加明亮。

柴房被改成了新臥室,原本隻有三間臥室,姐姐姐夫回來,張九霄就隻能跟爺爺睡,現在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臥房。

四間臥室的變化是最大的:地麵全部鋪上木地板,牆上貼上了牆布,頂上還添加了木質吊頂。

原來的木床全部變成了大席夢思,每間臥室多出一張書桌或化妝桌,還有一套做工不錯的組合家具。

柴房改建的臥室屬於張九霄,裏麵有老爸讓人給他專門給他做的新書櫃,老媽選的新窗簾,姐姐選的新台燈,明亮整潔清新。

屋簷被加寬,鋪上了細碎的磨砂石麵,光潔還防滑,外麵則是平整的曬壩,靠東麵則是新修的車庫,其實就是一個沿著圍牆打了個雨棚。

最讓張九霄喜歡的是院子:曬壩邊緣是一圈花台,裏麵暫時還空空的,花台外麵則是平整過的肥沃菜畦,菜畦中央是原來的小池塘。

池塘是整個院子裏最漂亮的地方,工人師傅引來山泉水,讓小池塘變成了活水池,又因為擔心即將出生的外孫調皮,父親讓人在池塘周圍架設了欄杆,最後還在池塘上麵搭起了塑鋼架,四個角落裏各栽種了一株紫葡萄,池塘旁邊還修建了個涼亭,三條水泥小路貫穿整個菜畦。而池塘裏則養了幾十條小鯉魚、鯽魚等,在池塘的出水處還修建有一座洗衣台,洗衣台左邊種著一株櫻桃樹,右邊種著一株李子樹。

院子的門很寬大,門口旁邊還是原來那株高大的黃角樹,寬大的樹葉讓整個院子都充滿綠色氣息。

為了讓車能開回家,父親花錢將原來的爛泥路改建成夠雙車並行的水泥路,雖然花了足足三萬多,卻讓附近的幾十家鄰居都得到了實惠。

這一切都在一個半月內搞定,當張九霄周末回家看到完工後的院子時,心裏猛地充滿了屬於家的溫馨。

就在他念頭通道,身心舒暢,精氣神都完全綻放之時,他身體驟然一輕,體內暖洋洋的飄飄欲仙。

他先是愕然,很快化作微笑,他知道他終於——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