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如何發展(2 / 2)

“那哪裏能呢,想請你們過來還請不到呢!我現在就開車過來接你們。”張九霄知道他話中有話,所以立刻開口。

“不用,我讓小李開車送一趟吧!”卞中東很快就想掛斷電話,末尾又補了一句:“現在出發,吃午飯都還趕得及。”

眼看快到中午,張學淵聽聞卞老要來,連忙讓家裏人張羅午飯。

他親自操刀殺雞,張九霄則到小池塘撈魚,奶奶則清洗昨天幾名護林工人送來的鬆樹菇。

這個季節不缺蔬菜,村子更是種菜大村,縣城能買到的蔬菜,村裏幾乎都能買到,新鮮幹淨還便宜。

姐夫聽到之後,立刻趕了回來,他自學過廚師,做菜味道最好,通常過年過節都是他主廚。

十二點剛過,一輛波羅乃茲開到了張家門口,開車的不是司機小李,居然是小嬸子邱玲。

車門一開,卞老、奶奶,卞中東、卞伊伊、卞文馨居然都鑽了出來。

“張哥,你們家院子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卞中東提著幾瓶好酒鑽進院子,突然看到堪比花園的美麗院子,堂堂副縣長頓時滿口氣醋味。

漂亮的花圃、精致的菜園、幽靜的池塘,蝴蝶在花叢中亂飛,蜻蜓在菜畦裏停留,遊魚在池塘裏穿梭,好一處鄉村莊園!

碧綠的黃角樹枝葉茂盛,遮蓋了大半個院子,讓院子清涼宜人;青翠的葡萄藤包圍了池塘,上麵一串串珍珠般的紫葡萄誘人無比。

卞伊伊頓時眼睛都直了,站在葡萄架下,眼睛頂著一串串葡萄直流口水……

“九霄,帶妹妹和文馨去摘葡萄;卞叔,我們大家屋裏坐。”老爸吩咐道。

張九霄知道卞中東等人來的目的,帶伊伊和文馨到葡萄架邊後,便準備回到屋裏去,誰知道卞中東卻提著張凳子晃悠悠走了過來。

“九霄啊,我有些話想和你談談。”卞中東直接開門見山打開話匣子,“卞叔也不得不承認,你的腦瓜子靈活,很多方麵竟然比我看得還通透。”

“我擔任副縣長這半年,對於青昌的經濟發展毫無建樹,想要有所作為,卻找不到方向啊!九霄,你是怎麼看經濟發展的?”

張九霄點點頭,這個年代雖然內地也倡導經濟發展,但相關領導根本沒有這方麵的意識,即便有意識也找不到方向。

“卞叔,你想讓我從經濟學方麵講述如何提高經濟發展,我還真無能為力。”

“但一些提高經濟發展的建議還是有的。我認為,經濟發展總體可分成兩大方麵:一是農村經濟,一是城鎮經濟。”

“青昌是農業主體縣,二十萬居民中農村人口達到十六萬,所以振興農村經濟尤為重要。青昌地形是丘陵和山地雜合,不適合推廣機械耕種,並且人均耕地麵積並不多,所以隻能因地製宜。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以倡導各鄉鎮,大力推廣畜牧業養殖,經濟作物種植,優質水果種植,和林業苗木培育……”

卞中東搖搖頭,打斷他的話語:“效果不佳啊!前幾年,上麵提出各種農村種植養殖技術,什麼栽桑養蠶,什麼紅富士蘋果種植,什麼西鴨繁殖技術……結果把農民坑得一塌糊塗。”

“什麼叫因地製宜?上麵傳下來的東西,未必適合我們青昌。”張九霄點點頭:“我給你舉些例子吧!黃瓜山氣候溫和,光照量足,很適合種植青梨;來鳳鎮都是沙土地,肥沃且不沾,適宜種植花生;濱江鎮緊靠長江,有幾條支流穿過,水源豐富,所以適合養殖鴨、鵝之類;鐵龍鎮緊靠西山,竹林樹木豐富,適宜發展竹木產業……如此等等。讓各鎮興盛行業自己來帶頭,政府鼓勵支持,為民眾提供方便,為經濟作物的銷售做好準備,唯有這樣因地製宜,才能真正興盛農村經濟。”

“當然,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必不可少。”

“發展城鎮經濟,則需要政府牽頭招商引資,借用本地資源,引進外來投資。當然,若是不能召來外商投資,也可借用本地資源進行發展。例如新店鎮家在高山懸崖之間,但它周圍的山岩全都是石灰岩,可以大量開采用以製作石灰、水泥、碎石等等,所以在此地建造大型水泥廠,小型碎石場等等。重工業方麵我不清楚,但輕工業方麵,青昌還適合發展木器加工廠、畜牧飼料廠、各種電器廠、服裝廠、造紙廠等等!”

“企業不好辦啊!”卞中東搖頭:“青昌原來有一家軍工廠,三家機械廠,其他各種中型企業十幾家。可都是從計劃經濟過來的老企業,效益幾乎都不好,其中好幾家都已經資不抵債,長時間發不起工資,最近上麵政策下來,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裏發下話來,要大刀闊斧實行改革,該破產的破產,該下崗的下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