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經略膠東 第374章 自由的味道(1 / 2)

“老魏,現在安全了,到甲板上來透透氣吧。”張桓解開魏忠賢身上的繩子和嘴裏的毛巾,熱情地邀請他到外麵看看。

魏忠賢畢竟已經六十歲了,從船倉裏爬也來,一股帶著腥味的寒風吹來,不由地打了個哆嗦。

張桓把一件皮大衣給他披上,“出來看看大海吧,是不是很美啊?”

眼前竟然是白茫茫一片海浪洶湧,海風夾著雪片撲麵而來,魏忠賢縮在皮大衣裏抖成一團,既是因為寒冷,也是因為未知的未來。

“你們是什麼人?要把我帶到哪裏去?”畢竟是掌過國政的,魏忠賢很快就冷靜下來,努力控製著打架的牙齒,問出了兩個核心問題。

張桓微微一笑,“我們是誰不重要,至於到哪裏很快也就知道了,不過你放心,既然把你救出來,就沒打算要你的命。”

聽到最後一句,魏忠賢的身子晃了兩晃,急忙扶住旁邊的圍欄,“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需要你做的時候自然會告訴你的,現在沒事了,回倉裏暖和一下吧。”張桓看了看他,這個三個月前還是大明第一人的老太監,身上散發出一陣尿臊味兒,這是太監的通病,哪怕是魏忠賢也夾不住那股子尿的。

看著魏忠賢佝僂著身子進了船倉,張桓轉過頭迎著海風,狠狠地吸了一大口帶著海腥味的海風,這才是自由的味道,這才是未來的味道。

到十月初七傍晚,他們乘船順利衝出了澤河的入海口,直接與海上等待的海船會合,乘坐的河船被綁在海船後麵準備拖回奇山,可以廢物利用拆點材料下來。

船在澤河口外海停泊了一晚,到天快明起啟航,到中午時已經遠遠看到了王徐寨前所高高飄揚的旗幟,

總算是到家了,踏上王徐寨前所的碼頭,看著碼頭上如山一樣的煤堆,聞著熟悉而刺鼻的煤煙味兒,張桓哈哈大笑起來。

魏忠賢重新被包上了腦袋,他的身份是絕對保密的,除了經手的張桓、姚二虎和石頭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這個包了腦袋的黑衣人到底是誰。

陳長功陪著張桓吃了一頓午飯,全部都是北海的海鮮,碟子大的螃蟹,寬大鮮嫩的帶魚,短腿蛸蘸薑汁,各式海貝,蔥爆海參……滿滿當當一大桌子,把張桓和姚二虎兩個吃的肚子痛。

常在海邊的人,離開海味兒就沒法過,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是弄一頓海鮮還還魂,哪怕是一盤最簡單的花蛤,也能重新找到吃的快樂。

吃完午飯,張桓讓陳長功安排好馬車,準備第二天趕回奇山。

當天下午,楊令陪著他四下裏查看了一番,倒是個興旺的景象,可惜就是人手少了一些。

“為什麼不多招些遼民來?反正他們在登州城裏也是個麻煩。”張桓看了楊令一些。

楊令咧嘴一笑,“教官,這你可冤枉我們了,要是沒有那些遼民,咱們還沒有這個樣子呢。王徐寨前所原來的軍戶們死的死,逃的逃,根本不剩下多少,現在雖然還是號稱千戶所,其實有不到三百戶,這還多虧了王二漢帶人投奔了咱們,要不然連這麼些人也沒有。”

“遼民呢?”

“遼民來了隻能當佃戶,不能入戶籍的。”楊令告訴張桓,這是陳長功堅持的,凡是遼民被招募到王徐寨前所,一律簽訂合約,隻能做長工,無法入軍戶。

這也是沒有辦法,朝廷王法擺在那裏,以陳長功的魄力,是不會隨意打破規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