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九龍倉公司是老牌英資財團怡和集團旗下的一家□□產業,控製著九龍碼頭這個香港最大的貨運港,也就等於是操縱了香港的船運事業。
說到九龍倉公司,就不得不提怡和集團。在中國的曆史上,從來沒有沒有一家外國企業像怡和集團這樣深刻的影響過中國的內政與外交。鴉片戰爭的發動,洋務運動的發展,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紀澤、劉銘傳、胡雪岩、盛宣懷、張學良等政要巨賈的來來往往,“二戰”期間影響英國的對華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外商全麵撤離,改革開放初期外資企業湧入等等,幾乎在每一個重要曆史時期都活躍著怡和集團的身影。
而在香港曆史上,也沒有一家企業像怡和集團這樣深刻的影響著香港的成長與發展。香港割據,鴉片和苦力貿易的興起,中環和尖沙咀的繁華,20世紀70年代亞太金融中心的崛起,80年代的走資潮,90年代香港回歸中國前夕的爭拗與震蕩,可以說,怡和集團是除了港英政府之外對香港影響最大的一支力量。
這麼一個老牌財團,在後麵操縱一切的就是它的創始人威廉.渣甸的家族。
如今為怡和集團艘巨艦的掌舵人,就是威廉.渣甸的子孫邁克爾.哈裏斯,也是怡和集團的第五代掌門人。而怡和集團各個產業以及子公司裏的管理人,也都是渣甸家族的成員。
不過管理著九龍碼頭這重要產業,貴為九龍倉公司副總經理的人,卻是一個純正的中國人——杜乙恒。
別說是外麵的人,就連渣甸家族裏的很多人,都不明白家族為什麼要讓這樣一個中國人來擔當九龍倉公司副總經理這一重要位置。而實際上,杜乙恒是邁克爾.哈裏斯多年前收養的一個孤兒,在邁克爾.哈裏斯身邊多年,杜乙恒在耳濡目染下也成了一個商道強手,其表現出來的商業才能是渣甸家族裏的很多人大都比不上的。
而且,由於受渣甸家族的養育之恩,杜乙恒也是一個對渣甸家族極為中心的家臣,深得邁克爾.哈裏斯的器重。
在艾倫.史蒂芬的帶領下,沈驚鴻在九龍碼頭一座三層高的小樓裏見到了杜乙恒。
這三層小樓是九龍倉公司設置在九龍碼頭的據點,雖然麵積和規模都遠比碼頭裏的貨倉或者其他建築物要小,但碼頭裏的人都知道,這三層小樓就是九龍碼頭真正的權力中樞,所以不管是以前的“海龍幫”幫眾,還是現在的“和勝堂”成員,平日裏都離這小樓遠遠的,生怕招惹到九龍倉公司的人。
杜乙恒此時就在他那個位於三樓的辦公室裏,這辦公室的裝潢很簡單,麵積不大,隻有一套辦公桌椅和兩個放置檔案文件的書架,東麵那扇不算太大的窗口能夠看到外麵九龍碼頭的情況。
作為九龍碼頭的管理者,杜乙恒每逢星期一、三、五、日都會來這裏看看,並處理掉相關的事宜,今天他來到這辦公室,才剛坐下不久就聽到了外麵的動靜,也從窗口看到了外麵兩幫人的火拚。
“杜經理。”沈驚鴻來到辦公室,就站在杜乙恒對麵幾米外的地方,王虎在門外守著,那個艾倫.史蒂芬則像其他的秘書那樣,站到了杜乙恒身旁。
杜乙恒是個三十三歲的男子,身材挺拔五官英俊,臉上還戴著一副斯文的眼鏡,那成熟幹練的氣質更能形成一種迷人的男性魅力。香港的上流社會中,不知道有多少名媛淑女喜歡這個渣甸家族的家臣,但這個號稱在怡和集團裏最有權勢的中國人,至今都仍舊保持單身。
瞥了沈驚鴻一眼,杜乙恒就繼續低下頭去看桌上的文件,淡淡的問道:“沈女士,你能告訴我,外麵發生的是怎麼一回事麼?”
他語氣雖然平靜,但與他接觸過幾次的沈驚鴻卻知道他已經很不滿了,連忙說道:“杜經理,是‘海龍幫’那些搬運工被□□放出來了,到我們碼頭這裏鬧事來了。”
“聽史蒂芬說,他們責難你們搶了他們的飯碗,所以不肯罷休?”杜乙恒沒有抬起頭來,所說的話卻能讓人感到一種壓力。
看著眼前這個斯文英俊的男人,沈驚鴻卻絲毫不敢小覷,盡管杜乙恒隻是渣甸家族的一個家臣,可是他在香港所能起到的能量,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就連那些趾高氣揚的政府高官,在他麵前都得禮讓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