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章 開門紅1(1 / 2)

在座這是各家貿易公司的老總或者代表,對主家席那邊的秦浩然還是十分好奇的,因為他們原來都以為這次宴席的主角是包俞港,畢竟他們都是由包俞港邀請而來的。

不過現在看來,顯然秦浩然才是今晚的主角。

而這些貿易公司的人也並非全部都不認識秦浩然的,因為這裏有一些公司就在永和街裏,對秦浩然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些的,至少也知道永和街上有一家叫“德盛”的貿易公司不好惹,無論是以前的“海龍幫”還是現在的“蟹王”、“傻彪”都對“德盛”動過手,可沒有一個能夠奈何得了“德盛”。而“德盛”的總經理,就是秦浩然這個看上去隻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盡管“德盛”在永和街是依靠那強硬得讓人匪夷所思的作風而聲名鵲起,但永和街其他做生意的人並沒有多少會恨上“德盛”。因為“德盛”的作風雖然強硬,但一直以來都堅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隻要不惹上它,它就不會難為你。

於是,當其他那些對秦浩然沒有多少了解的公司代表向左右打聽起來時,就都聽說了秦浩然的“事跡”,也由此對秦浩然越發好奇了,想知道這個不怕黑道勢力的年輕男人想要跟自己做些什麼生意。

“大家好,鄙人秦浩然,承蒙包大哥幫忙,今晚能夠邀請大家來臨,我在這裏謝謝大家。”秦浩然的態度不卑不亢,臉上始終保持溫和的笑容,加上他出色的外貌氣質,很容易就能博得別人的好感,尤其他身上那股沉穩如淵嶽的氣質,讓在座那些於商場上打滾多年的老油條尤其欣賞。

又聽秦浩然說道:“我知道在座各位做的都是進出口貿易的生意,從外地進貨,然後在本地銷售,又或者銷往別的地方。而在本地銷售商品的人,其貨物則大多消化在九龍這邊,不知道我說得對麼?”

實際上,如今的九龍才是香港的中心,而港英政府由於開始了將市中心往港島轉移的計劃,所以不僅是港英政府的總部,就連很多親近港英政府的大公司大集團,都把公司總部轉移到港島地區,就像秦家。

可是在現階段,九龍與港島還沒有大型的交通幹道連接,不說青馬大橋等國際性大工程,就連西區海底隧道也得一九六九年才開始動工,所以兩個地方的人一般都通過遊輪來往兩邊。而九龍碼頭這邊的貿易公司,除了小部分之外,大多數的貨物都在九龍這邊消化掉。

“天馬物流”仍舊處在發展初期,所以隻能立足於九龍碼頭而輻射九龍地區,至於香港島以及大嶼山等其他地方則要等日後發展起來才能溝通。

在座所有人都看著秦浩然,想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

“據我所知,各位做貿易生意的,最關鍵就是兩個方麵,一個是進貨渠道,另一個就是銷貨渠道。進貨渠道就不說了,而在銷貨渠道這方麵,最讓大家頭痛的就是把貨物盡快送到買主的手上,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呢。”秦浩然笑著道。

眾人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隻聽坐在前麵的一個男人開口說道:“這些情況行內人都知道,秦老弟,那你到底想跟我們做什麼生意嘛?”

“別急。”秦浩然笑了笑,繼續道:“大家都是做貿易生意的,所以我知道各位為了擴展客源,整個九龍都跑遍了,所以大家的客戶可謂是遍布九龍。可是,以我知道的情況,在座各位的公司,一般都隻有一兩輛貨車,要是需要送出的貨量少一點還好,一旦貨量巨大,為了盡快把貨物送到買主那裏,就得請外麵的貨車司機來運貨了。還有一些公司,自己是沒有貨車的,那些存貨不是讓買主自己來運就是要請貨車司機運過去。”

頓了頓,秦浩然笑道:“而根據我的統計,在九龍這邊,貨運公司加起來一共有十八家,其中十六家是個人開設的,名字叫貨運公司,其實也隻有一兩輛貨車,別說出貨高峰期,就算是一般的日子也忙得很,一年到頭都沒有空車。而另外兩家則是黑*幫堂口開的,雖然旗下貨車比較多,但運費高就不說了,還常常晚點誤點,甚至看準你們急著出貨的心理而坐地起價。”

聽著秦浩然的話,在中眾人都深以為然的不住點頭。

“由於九龍碼頭的發達,我們香港這邊的貿易也十分繁榮,所以各個貿易公司之間的競爭也非常大。”秦浩然說道:“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源,同時留住更多的老客戶,各位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也得提高自己的服務,這也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貿易公司開始有包送貨的服務。不過,因為貨車短缺,車期繁忙,很多公司要按時把貨送到客戶手上都很難,客戶不滿意了,生意就不好做了,大家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