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2章 深不可測(1 / 2)

對於“天馬物流”,不論是秦中原還是何錦添都打聽過了,也對其生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這“天馬物流”不單單是一家公司的崛起,而是一整個新行業的崛起。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天馬物流”還包括了“天馬貨櫃”和“天馬速遞”。這三者相互聯合,才形成了一個“物流”集團。

“物流”這個新穎的詞語,逐漸的被香港商界的翹楚人物所熟知。尤其是“天馬物流”的出現,給進出口貿易的許許多多公司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並且打破了九龍碼頭在海港倉務方麵的壟斷地位,為這些原本隻能將貨物存放在九龍碼頭倉庫裏的公司提供了更便利更廉價的選擇。

不僅僅是進出口貿易受益,以進出口貿易為中心輻射出去的各行各業也深受影響,例如那些從進出口公司批發進貨的零售商,隻要在九龍的範圍裏,貨物就能在一天之內到達他們的商鋪,這要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這從而也降低了他們的經營成本,所以“天馬物流”一運營,就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各家進出口公司以及零售商裏麵樹立了極深刻的形象。同時,在為這些公司以及零售商提供物流服務之際,“天馬物流”也在無形之中建立了一張廣闊的商業網絡,透過貨物的多少,銷售的快慢等訊息,“天馬物流”就能夠迅速的掌握各家公司以及市場的情況。

最讓人矚目的是,和九龍碼頭有合作關係的公司,幾乎都成了“天馬物流”的客戶。這些公司原本都是租賃九龍碼頭的倉庫,然後將貨物存放在裏麵的。由於九龍碼頭是全香港最大的碼頭,擁有的倉庫麵積也是最大的,所以那些依靠九龍碼頭收發貨物的公司都順理成章的成了這些倉庫的租客,九龍碼頭也憑借這優勢而某程度上壟斷了倉務業。

“天馬物流”的出現就打破了九龍碼頭的壟斷地位,而讓人驚詫的是,九龍碼頭竟然沒能奈何得了“天馬物流”,還成了“天馬物流”旗下“天馬貨櫃”的最大客戶。

這就不得不說“天馬貨櫃”了,可以說“天馬貨櫃”的出現,其影響要比“天馬物流”剛剛創立時更加大。因為集裝箱的麵世,使得像九龍碼頭這樣的航運公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大的改變了全球航運行業的現狀。

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鐵皮箱子,就使得九龍碼頭的母公司怡和集團對“天馬物流”做出了退讓,並乖乖的跟“天馬貨櫃”簽下訂貨單,甚至乎,怡和集團還借了一大筆錢給“天馬貨櫃”讓其進行規模擴張,然後再在貨櫃交易中慢慢把怡和集團的錢還清。

這就等於是怡和集團出錢讓“天馬貨櫃”擴張,然後還得從“天馬貨櫃”進貨了。

這一招“空手套白狼”讓眾多在商界見慣了風浪的老狐狸都歎為觀止,也使得“天馬物流”更加的矚目。

而就在其他人留意到了“天馬物流”的潛力,並且著手研究其運營方式,想要插手介入物流行業的時候,“天馬物流”卻把“物流”的另一個發展方向給開發出來了,這就是“速遞”了。

“天馬速遞”的出現,讓港英政府的郵政業務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傳統郵政服務的單一性和滯後性使得它在“天馬速遞”麵前幾乎沒有任何的競爭能力。

在“天馬速遞”出現之前,根本沒有人想到這送送信件的服務可以賺取如此之多的利潤。

就這樣,“天馬物流”、“天馬貨櫃”以及“天馬速遞”就組成了一個鐵三角,支撐著“天馬”的物流集團飛速發展。盡管如今“天馬物流”的年利潤隻有一千多萬,相比於其他的巨無霸集團實在算不上什麼,但所有人都看好“天馬物流”的潛力。

便連怡和集團的巨頭邁克爾.哈裏斯,都不吝讚歎“天馬物流”創始人的奇思妙想。

總括而言,如今的“天馬物流”早就走進了香港商界各大人物的眼裏了,但是,仍舊沒有多少人見過這個“天馬物流”的老板,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就越發好奇了。

何思柔怎麼也沒想到,秦浩然就是這家“天馬物流”的老板。

“對了,之前我聽說你們‘天馬物流’跟秦家的秦浩淵合作投資,卻是铩羽而歸了。”何思柔忽然對秦浩然問道:“秦浩淵知道你是‘天馬物流’的老板麼?他跟你的關係好像不怎麼好的啊,他怎麼會願意與你們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