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來的曆史上,李兆基與馮金喜、郭得勝等八人聯合創建了“永業公司”,並且革命性的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也是憑借著這一個在地產界的創舉,打響了頭炮,最後發展成香港的頂級富豪。
由於在此之前,香港的房屋都是整棟出售的,鮮有人能買得起,現今在香港的絕大多數市民,也都是通過租賃的方式居住的,很少有人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物業。也因此,李兆基他們的“永業公司”每次開盤,樓宇都能銷售一空。
而秦浩然之前向包俞港、李家臣以及鄭裕彤等人提出的“分期付款”購房方式,實際上也算是抄襲李兆基的創意。
事實上,李兆基他們組建“永業公司”涉足房地產也就是這一兩年裏的事,秦浩然知道這情況麼?他知道,盡管他不確定“永業公司”的具體成立時間,但也清楚大概的時間範圍。可是,他沒有太注重跟“永業公司”搶時間,也不怕“永業公司”先把“分期付款”這一新穎的購房方式推出市場。
因為李兆基他們盡管有這價值連城的創意,但也還在摸索階段,又哪裏比得上超前半個世紀的秦浩然?
何況秦浩然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跟包俞港他們做籌備工作了,尤其與彙豐銀行達成了合作共識,單單是這一點,秦浩然這邊就比李兆基他們多了很大的優勢。
隻聽秦浩然對包俞港說道:“包大哥,李兆基是個很厲害的人,而且他們那家‘永業公司’比我們創立得早,我了解過他,他在成立‘永業公司’之前就仔細研究過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所以‘分期付款’這種策略,他能夠想出來是一點都不奇怪。”
“可是這也沒那麼巧合的吧?”包俞港皺起了眉頭,心裏仍舊有疑惑。
當然了,他是萬萬不會想到,抄襲這創意的不是李兆基,而是秦浩然。
秦浩然自然也不會點破,隻是笑道:“隻是英雄所見略同罷了,所以我對李兆基這人還是挺佩服的。”
見包俞港仍舊眉頭不展,秦浩然就繼續說道:“包大哥,雖然李兆基比我們先一步推出了‘分期付款’這一策略,但是,他們還遠遠不是我們的對手。例如他們現在采取的‘分層出售’,對於很多市民來說,一整層的單位售價,仍舊是個極大的數字,即便十年分期付款,也是個很大的負擔。而我們可以采取單個單位分期付款,想必會比他們更受歡迎。”
“而且,李兆基他們的經營策略比不上我們的成熟。”秦浩然笑道。
包俞港反應過來,試探著道:“你是說跟銀行方麵的合作?”
“沒錯,李兆基他們現在還沒有發現跟銀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的讓自己的地產公司發展壯大起來。”秦浩然笑道:“我們就不同了,盡管我們的樓盤還沒有開始興建,但我們從一開始就已經跟彙豐銀行建立起合作關係了。”
這時候,包俞港也笑了起來:“還有一點,李兆基他們的‘永業公司’,在規模上也遠遠比不上我們,據我所知,他們公司的注冊資金也就是兩三千萬港元,我們的‘新世界’,卻有一億五千萬的注冊資金。”
“包大哥,其實你還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秦浩然笑道。
“什麼因素?”
秦浩然就笑道:“大哥你想想,做房地產這生意,除了資金之外,最重要的是什麼資源?土地!”
包俞港聞言便恍然大悟,然後就連連點頭:“你說得對,李兆基他們現在手上的土地並不多,一方麵是他們的資金還沒有那麼快回套,所以沒能立即購置新地皮,另一方麵卻也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哪塊地皮的開發價值最大。”
“所以啊,包大哥,李兆基他們雖然比我們搶先了一步,可是我們的起點要比他們高啊。”秦浩然嗬嗬的笑道。
在最開始的時候,秦浩然他們這四個合夥人就分工合作,對進軍房地產做準備了。例如,包俞港負責跟彙豐銀行的桑達斯進行商洽,李家臣負責尋找地皮,鄭裕彤則負責和港英政府接洽,至於秦浩然,則是籌措資金的人。
如今,李家臣已經在九龍的荃灣、屯門、沙田還有港島的幾個地方圈定了下來,總麵積有上千畝之大。經過跟包俞港以及鄭裕彤的商量,他們就調動資金向港英政府把這些地皮都買了下來。
因為那些地皮都不在商業中心,所以價格十分低廉,包俞港他們也不過是用了幾百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