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德大戰的戰神舞和酒神曲(1 / 1)

法德大戰的戰神舞和酒神曲

作者:鐵杆米蘭

一杯風情萬種的波爾多葡萄酒,一杯帶著煙熏味和巧克力香氣的巴伐利亞黑啤,你會端起哪一杯?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貢比涅森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切豐特恩森林,你會記住其中的哪一個?

法國隊對德國隊,一場普通的世界杯八強戰,但太多的記憶和情感也許會左右你對結果的期待。1990年世界杯的那支鐵血無畏的德國隊,1998年世界杯那支風華絕代的法國隊,在這兩個文化特色鮮明,愛恨情仇交錯的國家之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但這一場,很多人會選擇德國隊,結果也證明了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勒夫讓拉姆回歸右後衛,讓克洛澤回歸鋒線首發之時,這支德國隊更像一個精密強悍的虎式戰車。當德尚在中場布下博格巴、馬圖伊迪和卡巴耶這樣的鋼鐵中場之時,你會想到著名的馬其頓防線。這是一場帶著功利牌子的現實主義的對決。沒有藝術的感覺,隻有勝負的直覺。當雙方都不再劍走偏鋒、獨辟戰術蹊徑之時,這已經是一場法蘭西人與日耳曼人氣質的對決。

德意誌白清晰而堅定,法蘭西藍生澀而鮮活,當22人在馬拉卡納球場拉風地擺開戰陣的時候,陽光下和草坪上,彌漫著年齡、經驗和氣質碰撞的氣息。雙方都強調整體,雙方都力拚中場,雙方在兩條邊路寸土必爭地展示著求勝的決心。精心布置了馬其頓防線的法國人,或者在瓦爾布埃納精巧的串連下,用複雜的法蘭西舞步,在德國人的鋼鐵防線中尋找推進的線路,或者像一把後拉的弓弦,在發力中長傳反擊直接找到本澤馬這個進攻的支點。一切都安排得天衣無縫。

德國人所要做的,就是穿越這條防線,找到通過法國隊三名強力中場鎮守的通道。在左路,攻強守弱的赫韋德斯艱難地緩慢推進,在右路,彙聚了拉姆、赫迪拉和厄齊爾的攻擊線,像當年隆隆駛過切豐特恩森林的隆美爾的裝甲戰車,一次次地把前行的履帶推進到法國人的腹地。兩條邊路狹長的通道,投入的雙方的重兵,局部的逼搶與剿殺彌漫著馬恩河會戰的慘烈氣息。這是一場戰爭,一場拚戰術、拚技術,更拚血性與氣質的戰爭。

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無疑做得更好些。如果隻看賽後的統計數據,射門次數13比9,射正次數5比3,控球率49%比51%,傳球成功率78%比76%,爭頂成功率60%比40%......你覺得哪一支會是法國隊?哪一支會是德國隊?但數據也不會騙人,雙方五五撥的控球成功率,法國人更多的射門機會與爭頂機會,恰恰說明了對麵的德國人更多一些效率與運氣。德尚手下這支年輕的法國隊還有些生澀,這杯波爾多葡萄酒的年份與火候還不夠,除了本澤馬們缺少射門的運氣之外,在90分鍾中,德尚的球隊並沒展示出必勝的信心!比賽中的奔跑與逼搶隻是表象,在堅韌的德國人麵前,法國隊的進攻雖然不乏力量與速度,但缺少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血性張揚的激情!這是一杯柔順爽口的波爾多新鮮葡萄酒,而不是一杯飄著啤酒花,口感醇厚的巴伐利亞啤酒!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看看36歲高齡,第22次出現在世界杯賽場上的戰神克洛澤就知道了!

本場值得稱道的,還是德國人高超的防守和勒夫知錯能改的布局。和意大利人傳統的強悍的鏈式防守不同,現在的德國隊,所有的預判與搶截似乎都提前了。在本澤馬們銳利的跑動與射門麵前,勒夫果斷地棄用默德薩克,換上速度更快、更加靈活的博阿滕,很好地保證了防線的靈動與中場的厚度,在利用定位球取得進球之後,德國人很好地控製了比賽,在不顯山不露水之間,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謀殺了法國隊。為了這種虛假的和平,德意誌戰車出手有多溫柔?看看全場比賽的德國人的突破次數吧,僅僅隻有2次,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嗎?

這是一場值得回味與細品的比賽。在平淡的比分背後,雙方主教練的戰術安排,德國人的經驗與老到,法國人精密的中場跑位與穿插推進,都是足以繞梁三日的餘音,在你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波爾多葡萄酒的細膩,巴伐利亞黑啤的陳香,讓你不必百感交集,也不必五味雜陳。足球和酒不是用來憂傷的,而是讓你更好地感知一種存在,自我的存在,心靈的存在。

酒是一種提神的安心劑。足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