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驚變(1 / 1)

餉銀案是我所構思中的第一個主要情節,各位看官看看給評價下吧。另外,不好意思,前兩章由於我以前存稿時該人物名字的緣故,出了點差錯,估計大家也看出來了,就是劉家兄弟的名字,抱歉,已經改回。

神亭嶺。

神亭嶺位於蘇州府下延陵縣境內,傳說中乃是小霸王孫策與太史慈的酣鬥之處,在曆史上也頗有盛名。此地風景倒還秀麗,數個低矮的山丘自東而西綿延數裏,一條約丈餘寬的官道穿過其中,直通金陵。嶺上樹木稀疏,偶爾可以看到成片的梯田出現在坡上,給空寂的山崗平添一抹綠色。這地方本就比較偏僻,人煙稀少,再加上最近陰雨連綿,霧氣蒙蒙讓人無法遠視,一陣肅殺之氣籠罩在山嶺上,很是壓抑。

連綿六七天的細雨終於有了放晴的征兆,天色陰沉沉的,朵朵烏雲漂浮在上空,遠遠望去,山崗之上依舊是一片霧蒙蒙的,路上也一片泥濘,深一腳淺一腳的讓人心情好生煩躁。

官道上,一路人馬正在匆忙的趕路。他們一行約四百來人,騎馬走在最前方的是兩位將軍,身後則是緊跟著近百十輛馬車,車夫的吆喝聲、馬鞭聲此起彼伏,三百餘名一身戎裝的兵士警惕的護衛在四周,絲毫不敢鬆懈。雨水無情的打在他們臉上,兵士中很多人雙眼通紅,在雨中哆嗦著,難以掩飾臉上的疲倦。

黃靜濤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隊伍,擔憂的說道:“李將軍,天色已晚,要不我們找個地方避避雨,讓兄弟們也歇個腳,自從出發大家都沒能睡上安穩覺。照這樣趕路下去,我怕兄弟們會承受不住。”

“少主,此地凶險,不是落腳的地方。”李鋼一把抹去臉上的雨水,四處打量了一番,沉聲說道:“此地名為神亭嶺,屬延陵縣的上元鄉,距離蘇州城已有百裏。末將所記不錯的話,前方五裏有一處道觀,名為無量觀,觀主清河上人乃是末將舊友,我已命斥候前去傳信,今晚我們可以去他那裏暫且避上一避。”

黃靜濤一聲歎息,隻好無奈的點頭說道:“如此也好,李將軍,大軍開拔已經三日了,才勉強趕了百裏路,這雨如果一直下下去,不知到京城已是何年何月。”

李鋼哈哈一笑,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少主是想若蘭姑娘了吧,哈哈,大軍開拔時末將就見你們兩個·······,哦,哈哈。以末將看來,耽誤不了多久,這鬼天氣即將放晴,最多一兩日路途便能變的通順起來。待到了金陵,少主大可先行回去,末將一人前去即可。”

“李將軍說笑了,此番是靜濤自己要來的,這批餉銀幹係重大,家父千番叮囑,靜濤豈敢半路返回。”黃靜濤見他調笑自己,忍不住臉上有些發燙,下意思的向脖間摸去,連忙說道。

那日,黃靜怡將張浩軒的分析盡數告訴給了父親,黃靜濤也在一旁觀聽,忍不住驚得一身冷汗。若當真被他說中,不但自己父子大禍臨頭,白虎堂今日的聲勢也會隨之覆滅。白虎堂眾弟兄出城四處查探,隻是那些東瀛人像是消失了一般,打聽不到一點風聲,大軍開拔在即,也隻好作罷。一番思量之下,黃靜濤主動請纓,隨大隊人馬一起進京。令他萬分驚喜的是,李若蘭竟在為大軍踐行時偷偷塞拉他到後院,親手將一塊玉佛給他戴上,叮囑他路上小心。看著李若蘭捂著小臉亡命似的往回跑的嬌羞樣兒,黃靜濤心裏像吃了蜜一樣。

李鋼見他這般模樣,忍不住哈哈一笑,回馬大聲說道:“弟兄們,前方五裏處有一道觀,名為無量觀,那裏有客房三十餘間,足夠大家落腳,大家再加把勁,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趕到那裏。”

眾兵士聞言一陣歡呼,行軍的腳步也快了很多。

遠處的山崗涼亭中,模模糊糊的似乎有人影一閃而過,黃靜濤眉頭輕皺的向前崗上望去,隻見前方依舊是霧蒙蒙的一片水汽,心中暗道一聲怪也。

李鋼見他眉頭不展,忍不住開口問道:“少主,有何不妥?”

“前方山崗之上,方才似乎有個人影,卻又看不見了。”黃靜濤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

李鋼聞言,大手一揮,止住身後眾軍,警覺的向前方望去,良久,他才開口說道:“許是幻覺,繼續走吧,大家都警惕一點。斥候何在?”

兩個兵士快馬趕上前來。李鋼馬鞭一指前方山崗,大聲說道:“速去查探。”斥候諾了一聲,飛馬向前奔去。

黃靜濤看了看天色,喃喃的說道:“以路程推算,我們明日便將進入金陵境內,為何一直不見陳將軍率軍前來接應?”

“許是陰雨連綿,道路太過泥濘,這才誤了時日。”李鋼在一旁聽個真切,開口說道。黃靜濤輕嗯一聲,不再說話。

正待此時,一陣呼隆隆的馬蹄聲響在眾人耳邊,似有大隊騎兵正飛速向此開來,兵士一驚,連忙自覺護在餉銀周圍,警惕的看著前方。

李鋼頓時拔刀在手,大吼一聲:“眾將士聽令,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