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難得糊塗(1 / 2)

不知何時,城中到處流傳說這劫銀案是東瀛人做下的,這東瀛人不過百餘人,本不足為慮,奈何統軍將軍李鋼指揮失當,黃靜濤更是臨陣脫逃,棄大軍於不顧,致使三百男兒血染神亭嶺,一時間將鎮遠大將軍府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更有歹毒的人趁機起哄,拍著胸脯大言不慚的說鎮遠將軍府與東瀛人早就狼狽為奸,這餉銀說不定本就是他們合謀做下的驚天巨案。正所謂,人言可畏,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在華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從來少不了調侃和圍觀。原本的將軍府風光不再,若是口水能淹死人的話,黃嘯虎這把老骨頭早就被衝到太平洋去了。餉銀被劫消息後,不待黃嘯虎查到一絲蛛絲馬跡,京城便快馬傳來一道聖旨,將他官職就地盡數免去,奪了他的兵權,命人將其幽困在府內不得外出,由刺史府節製,連同白虎堂麾下在軍中任職的大小頭目也一並受到牽連,等待欽差大人方中鶴前來徹查此案。

不久,大理寺卿方中鶴便率大批羽林衛趕到蘇州。這方大人一入蘇州,二話不說立刻下令宵禁,城門處突然出現大批捕快和軍士,對往來客商詳盡盤查,但又一點嫌疑的一律先抓了關進大牢再說。一時間蘇州城雞飛狗跳,一片狼藉,街上原本一到夜晚便四處流蕩的小混混也隨之倒了大黴,哭天搶地的擠滿了整個監牢。另外大批的官軍衙役被派出城去,查找可以人物,隻是近十天時間過去了,數千大軍抓了數千的小混混卻連東瀛人和餉銀的一點線索也沒找到,著實令人沮喪。

驛站之中,燈火通明。

江世忠和一眾蘇州官僚正襟危坐,時不時的賠笑幾句,神色甚是恭敬。一位七旬有餘、身著紅色麒麟服的老者端坐在正堂之中。這位滿麵紅光的老者正是此次派來徹查餉銀案的欽差大人方中鶴,這方大人說起來也算是兩朝元臣了,他本是進士及第,寫的一手好文章,後任翰林院行走。皇帝剛登基之時,官任洛陽長史的方中鶴以血書上表皇帝,洋洋灑灑近萬字的告發書,列數洛陽刺史王平、九城都尉王珂兄弟貪瀆、大不敬等二十宗大罪,天下震驚,使得王家一百七十二口被盡數斬於午門外,更連累京中齊王一派近三十名大小官員一起獲罪,或被放逐邊關或被貶為平民。他也因此得到聖眷,一步步的攀爬到如今大理寺卿這個位子。

大理寺卿是全國三大司法長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大理寺掌管全國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之職,大理寺卿位列三公,乃是掌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職權不可謂不重。宦海沉浮四十餘載,早就將方中鶴磨礪成了人精,餉銀被劫的消息剛剛入京,他便聞到了危險的味道。接到聖旨後,他忍不住一聲長歎:到底,他還是忍不住要動手了。

“江大人,近日各路人馬查探可有音信?”方中鶴抿上一口茶,瞟了江世忠一眼,開口問道。

江世忠連忙拱手一禮,恭敬的說道:“回方大人,這些時日城中早已查遍,並未發現餉銀的蹤跡。昨日,遊擊將軍田方回報,大軍已將神亭嶺方圓三十裏搜遍,依舊一無所獲。下官無能,還請方大人責罰罪。”

“罷了,賊人狡猾多端,這也怪不得你們,你我做臣子的,盡心做事便是不負皇恩。”方中鶴歎一口氣,淡然的說道。

江世忠和一幹大小官僚連忙起身,正色說道:“下官謹記方大人教誨,斷不敢有負皇恩。”

“坐下吧,眾位在本官麵前不必拘謹,安心做事就好。”方中鶴緩緩站起身來,淩厲的眼神掃視眾人,滿臉鄭重的說道:“餉銀被劫,天下震動,做臣子的自當為陛下鞍前馬後,排憂解難。這一百萬兩餉銀關係邊關十餘萬大軍的安寧,老夫奉陛下托付,諸位也當盡力,斷不能讓這餉銀落入奸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