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章,江世忠的選擇(1 / 2)

想到此,他眼中猛地一亮,整個人也變得陰鬱了起來。

身為福王一黨的地方重要人物,自家的身家性命和前途都與福王牢牢的捆綁在一起,這幾年來自己一直按照福王的命令行事,身上也背下了不少的案子,特別是前段時間的餉銀案,更是將他江家父子綁在了福王的戰車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此時,福王出事,正是自己表現的好時機,哪怕無力改變結果,抗爭一下也是好的,日後福王歸來,雖然結果沒變,但是自己的地位定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想到此,他突然大吼一聲:“住手。”話音一落,江世忠昂首走出人群,一臉正氣的說道:“安國候,此事隻怕不妥吧。”

黃嘯龍冷冷一笑,說道:“江大人,不知有何不妥,莫非這棺中藏銀之事你也有份不成?或者,江大人知道什麼?”

江世忠淡然笑了笑,絲毫不懼的說道:“侯爺,死者為大,入土為安,你這樣輕易的挖動死亡將士們的墳墓,難道你就不怕將士們不得安生,難入九泉嗎?”他這一問話很是歹毒,含沙射影,直指黃嘯龍的行為為倒行逆施,實為不敬鬼神之舉。

黃嘯龍臉色陰沉,猛的一揮袖子,憤憤的說道:“江大人,莫要以為本候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他猛的上前兩步,與江世忠隱隱對持著:“上天已經降下仙符為我等指明方向,那餉銀就是被歹人藏入了這棺材之中,江大人這般阻撓,莫非是要逆天而行。”

此時,大大小小的蘇州官吏也頓時分化成了三個陣營,大多數的選擇沉默,這些人都是牆頭草,平時風往哪吹往哪兒倒,平日裏與江世忠多有親近,但他們都不是瞎子也不是瘋子,對於他們來說,保住自己的飯碗和腦袋比什麼狗屁正義都要實在。眼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黃嘯龍似乎有著十足的把握,而江世忠這邊則形單影隻,他最大的靠山福王殿下竟然有事未能出席今日的法事,著實令人奇怪。

另一派是以蘇州漕運使和蘇州學政等官吏為代表的官員,紛紛站出來說上幾句,名義上是勸和,實際上卻處處隱藏著刀槍,隱隱中與刺史江世忠相互拱衛,共同對抗著安國候。雖然他們不知道福王已經出師,但是他們清楚,自己和江世忠和福王聯係的太緊密了,以至於到了離開對方就隻有身敗名裂這一條路可走了,見一向老謀深算的江世忠帶頭出來反對,自己心中雖然有所畏懼,但也不得不鼓起勇氣來袒護著江世忠。他們知道,自己幫得不是江世忠,而是那個令人生畏,掌控自己前途的福王殿下。

還有一個人也站了出來,他是蘇州的長史劉大人,此人的出現令人瞠目結舌。這位劉大人乃是老進士出身,本來一直在京中刑部任職,後來被調入地方任長史,也算是得到了一個好歸宿。在大趙,長史乃是刺史的左膀右臂,同為正三品的品級,比刺史也隻不過在品級上低了一丁點而已。長史在一州內地位極高,說是封疆大吏也不為過,往往掌控著地方的財政,刑獄大權。

這位刑部下來的長史劉大人,性格喜靜不喜動,平素裏對人皆是三分和氣,再加上他對於刑獄頗有研究,所以刑獄大權一直盡在其手,江世忠也懶得去管,財政之事此人也多有插手,隻是因為其性格太過柔弱,且處事圓滑,平素裏總是將功勞盡數的歸於江世忠,倒也和江世忠相處的很是不錯,一度被江世忠引為知己。

隻是,令誰也想不到的是,這位劉大人出麵的第一句話就是:“侯爺,天意不可違,為了替死去的兄弟們平息冤屈,開棺吧。”說罷,竟然深深的一個鞠躬,痛哭流涕的說道:“李剛將軍生前曾數次與老夫把酒言歡,臨行軍前,我親手將我的侄兒送入軍中,讓他和眾將士一路北行,本以為能讓他多多磨練,日後也好為國效力,想不到幾日不見,竟然已經是人鬼殊途,我大趙三百熱血男兒也葬身在這神亭嶺,每思及此,老夫總忍不住淚流滿麵。今日,為了替死去的將士們出一口氣,也為了能早日找到餉銀,還邊關一個寧定,老夫願意站出來,哪怕丟官送命也在所不惜,請求安國候開棺,若是驚擾了鬼神,惹得蒼天發怒,就由老夫一並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