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說出這樣的話來,眾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郝建是知道的,不過,在酒桌上的順口溜,李昌奎書記怎麼知道了,郝建腦海裏迅速冒出了彭麗玲的身影。上次處理森林火災的時候,李昌奎在,郝建說了很多敬酒的話。
“李市長,喝酒說些順口溜,是為了活躍氣氛的。”
“喔,年輕人,謙虛點好,你還有什麼勸酒令,說出來我聽聽。”
看見李昌奎沒有責怪的意思,旁邊的葉思琴鬆了一口氣。
“李市長,我記得不多,還有三條,我覺得不錯的,說出來您見笑了,第一條,一杯兩杯大步走,三杯四杯扶牆走,五杯六杯牆走我不走,喝上一斤妹妹抱我走。”
所有人都忍不住微笑,不過因為李昌奎書記沒有開懷大笑。
“第二條,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第三條,酒是吃飯精,越喝越年輕,酒是長江水,越喝貌越美,酒是敵敵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這麼寬的馬路誰來睡。”
除了郝建自己,所有人都忍不住笑開了。
“嗬嗬,小郝啊,都是從哪裏得到這些順口溜的啊?”
“李市長,都是原來在工業品公司上班的時候,同事收集的,感覺還不錯,所以就記下了。”
“嗬嗬,不錯,記得將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過,閑暇的時候,有這些順口溜開心,也能夠提高士氣嘛。小郝,你到過工業品公司上班,那時市報上有一篇《淺析國有企業的出路與對策,署名叫稻草人,可是你寫的了?》”
“滿腹牢騷語,一紙荒唐言,讓李市長見笑了!”
“嗬嗬,出口成章,有才華。那篇文章寫得真好,我至少都看了不下五遍,裏麵的一個觀點真好,要大膽地把企業推入市場,該破產的就要改製,不要害怕改製,也不要因為下崗職工暫時的困難而讓我們的改革縮手縮腳,有的人說,下崗了,沒飯吃了,可是你看,這麼多年來,有幾個人餓死過,社會還不是向前發展麼,大亂才能達到大治……”
這時,李昌奎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快5點鍾了,楊書記,剛才小郝說了幾個勸酒令,看來,我們不在塔山鄉吃飯,有些過意不去啊,你看怎麼樣?”
“好,好,聽李市長的安排,周書記、郝鄉長,你們準備一下,不要鋪張,6點鍾吃飯,鄉裏的班子成員都來見見李市長,李市長非常關心基層的幹部,一路上都在不停的詢問。”
“嗯,已經5點鍾了,我知道,鄉裏的幹部都在等著,好吧,到鄉政府去,見見基層的幹部,這次下來,給你們找了不少麻煩,應該見見。”
因為郝建的一番話,市委書記決定在塔山吃飯,這可是塔山近幾年來接待的最大領導了,本來,塔山在318國道,可是,省裏來的到市裏去的領導,都到紅裏鄉去吃飯了,主要是因為時間問題,到塔山鄉的時間不合適,所以,久而久之,省裏的領導基本都在紅裏鄉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