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賈蓉的苦惱(2 / 2)

離開許德才辦公室的時候,郝建有了一定的底氣,沙市至東首的高速公路,他是知道的,因為與沙市利益關係不大,所以,市委、市政府並不重視,受益的是東首市,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麼,可以解釋馮家投資的原因,但是,高速公路建設是有期限的,公路修完了,水泥銷到哪裏去,馮家不會無的放矢,一定還有其他的理由。

郝建提及了古陽縣缺資金問題,許德才毫不猶豫,批了50萬元錢,要古陽縣政府直接到市政府辦理,許德才知道,郝建做的這件事情,需要大量的開支,這個時候,市政府要盡力支持。

晚上,郝建又到了省城,直接找到了彭富國。

“爸,我想弄清楚裏麵的原因。”

“建兒,你的分析是對的,馮家不會僅僅看著高速公路,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我也不是太清楚,不過,高速公路的事情,我聽說了,因為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國家計劃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據傳,明年將開始動工修建這條高速公路。這一定是馮家投資的原因之一,弄不弄懂這個原因其實也無關緊要,衡量一項工作,你隻要看它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利就行了。這個老許,有時也出得是騷點子,這種小事也去麻煩李省長。”

郝建知道,李浩出任省長了,中央在慢慢改變省、市、縣的領導體係,原來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主要是管組織,還有很多的副書記,各自管著一塊,從97年初開始,副書記的職數減少了,分管黨群的副書記,管的範圍大了很多,組織、宣傳、政法、社會發展等等,紀委的地位提升了,紀委書記出任了同級黨委副書記,應該說,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實際上是黨委的常務副書記了,地位和以前有了較大的區別。

李浩出任省長,對郝建來說,當然是好事情,自己現在是縣委書記,下一步的發展,與李浩就有著很大的關係了。

心情愉快的郝建,第二天去了趟懷化,一手摟著楊紫蘭,一手抱著伊莉,越看越是可愛,三人晚上折騰了好幾次,弄得楊紫蘭都逃跑了,你們搞,我哄小思莉去。

回來的路上, 郝建老是走神,突然想到,這件事情,必須給李昌奎彙報,李昌奎是書記,沙市市的一把手,不給書記彙報,走到哪裏都說不通這樣的道理。

這事不能忘記韓誌清,給書記彙報,必須書記縣長都在,這樣才體現班子團結,他叫韓誌清馬上趕到市委大院碰頭。

趕到市委大院的時候,正是吃飯的時候。李昌奎把他們請到了機關食堂,一個要了份飯菜,郝建顯得很拘謹,他詳細彙報了水泥廠的相關事情,當然,郝建仔細考慮了彙報方法,盡量減少李昌奎的不滿。

他明白,這件事情,李昌奎肯定已經知道了。不出郝建的預料,李昌奎沒有說什麼,隻是勉勵郝建和田斌,一定要成功,要搞活古陽縣的經濟,早日擺脫貧困局麵,其他什麼都沒有說。

郝建離開的時候,顯得有些悻悻然,李昌奎對自己的印象,不是一般的不好,不過,郝建已經不是太在意了,有了李省長和彭富國的支持,李昌奎也不能完全阻止郝建前進的腳步。

消息是隱藏不住的,水泥廠即將改擴建的消息,迅速在古陽縣傳開了,投資達到了兩個億,年生產水泥800萬噸,銷售收入接近7個億,稍微有頭腦的人,都明白,這件事情意味著什麼。

縣城裏麵迅速議論開了,很多的幹部職工,開始佩服郝建了,這位新任的書記,不聲不響,沒有說大話,沒有慷慨激昂的表態,卻在默默幹著實事,如果水泥廠進行改擴建了,那麼,古陽縣的經濟將徹底翻身,財政局和計委的幹部,甚至為大家夥算賬了,如果水泥廠改擴建完成,工程稅收有2000萬元,銷售稅收有7000萬元,古陽縣的財政收入,馬上就可以超過億元,古陽縣幹部職工的工資,有了徹底的保證。

隨著議論的興起,賈蓉的內心被深深觸動了。上次宵夜,賈蓉也不知道為什麼,看見了郝建,她就想發泄一下內心的怨氣,賈蓉可謂是倍受波折,年紀很少的時候,父母親相繼去世,跟著大哥賈道明生活。

那時候,賈道明的家境不寬裕,賈蓉乖巧懂事,知道是寄人籬下,畢竟是嫂嫂當家,賈道明工作忙,很少照顧她,賈蓉盡量迎合嫂嫂,中專畢業以後,賈蓉被分配到古陽縣教育局工作,此刻,賈蓉有了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於是,在不諳世事的情況下,賈蓉戀愛了,賈蓉甚至沒有完全感受到初戀的滋味,便迫不及待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