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陽縣水泥廠一共有287名職工,其中已經退休的46人,截止97年上半年,水泥廠依舊在招工,經貿委和工業局分配招工指標,能夠進入水泥廠工作,是縣裏不少人的願望,職工中間,有不少人是幹部家屬,還有部分幹部子女。
韓誌清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改製動員大會,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水泥廠依舊在生產,建設需要大量的水泥,如今水泥是供不應求。
第一次改製大會以失敗告終,工人早有準備,提出了一係列的問題,負責解答問題的省計委專家的解釋,工人不滿意,從頭到尾,他們不同意解除勞動關係,如果不解除勞動關係,一切都無從談起。
不過,工人不會耽誤生產,這涉及到他們的工資,水泥廠的工作,已經由賈蓉、林鵬飛等人主持,現在,賈蓉和林鵬飛正在熟悉其中的運作模式,工人收入大幅度提升,因為水泥供不應求,所以,工人的幹勁很高。
第一次改製大會失敗,韓誌清急的吃不下飯,眼看著時間要到了,12月31日以前,不能完成水泥廠的改製工作,將直接影響聚豐公司的招工事宜,韓誌清刻苦鑽研了改製政策,虛心請教省計委的專家,總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改製工作涉及到縣財政的支出,工人進入社會養老保險體係以後,縣財政要出錢,保證退休人員的收入,工人上繳的養老保險費用,根本不足以支付其工資,或者說是生活費、保險費。按照政策,國家將適當補助一部分,大部分的缺口,還是縣財政承擔。
古陽縣水泥廠的情況好很多,水泥廠評估後,按照450萬的價格,由聚豐公司收購,職工按照450萬元的總價格,核算買斷工齡的價格,水泥廠的銀行貸款,由聚豐公司承擔,貸款不多,不超過1000萬元。
職工買斷以後,參加聚豐公司組織的培訓,培訓合格以後,與聚豐公司簽訂用工合同,正式上崗,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來購買養老保險,聚豐公司承擔一部分養老保險費用。
韓誌清愁眉苦臉向郝建彙報了第一次改製動員大會的情況,郝建聽了以後,安慰了韓誌清,告訴韓誌清,組織第二次的大會,他要親自參加。
2月9日晚上7點,在水泥廠的禮堂,進行了第二次改製動員大會,郝建坐在主席台的正中,不少工人見到了年輕的縣委書記,竊竊私語,他們很佩服這位縣委書記,轉眼間,就讓古陽縣的境況大為改變。
不知道為什麼,會議的秩序很好,韓誌清主持會議,省計委專家再次解釋了改製的具體政策,馮啟坤宣布了改製的初步方案,此刻,工人很安靜,他們明白,今天縣委書記參加會議了,肯定有話說,看看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會說些什麼。
主席台上,韓誌清臉色嚴肅,馮啟坤麵無表情,專家看著郝建的目光,充滿了審視,林鵬飛看著郝建,透露出來的眼神,好像說郝建受到攻擊,他將毫不猶豫挺身上前保護,賈蓉的目光最為關注,她從一開始就關注著郝建,擔心、憂慮、關愛,還有說不清楚的因素,好像是熱戀中女人的目光,郝建一直不敢看賈蓉。
話筒到了郝建麵前的時候,禮堂裏異常安靜,接近300人,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同誌們,今天是古陽縣水泥廠召開第二次改製大會,第一次的大會,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縣委能夠理解,關係到任何人的切身利益,都會出現波動,我們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掙錢養家,能夠養活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才會考慮到為社會做出貢獻。
古陽縣水泥廠,是沙市市第一個改製的國有企業,為什麼會改製,原因我不說了,大家都知道,改革,必然會付出代價,國家從1994年開始不包分配了,大學生畢業以後,自主擇業。
那也是改革,承擔著這種改革代價的,是千千萬萬的家庭,可能包括你們中間的某些人,為什麼會這樣做,是因為國家正在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要改變用人的體製和機製,國家要發展。
改革的陣痛,就是由我們共同來承擔的,我知道,有些人想不通……可是,我們能夠怎麼樣,阻止改革嗎,示威遊行嗎,肯定是行不通的,改革的洪流,誰都不能阻擋,螳臂擋車的結果,誰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