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宮殿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1826年(道光六年)重修,距今已有250餘年曆史。每年農曆6月23日都將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每到這天,火宮殿裏人群熙攘,熱鬧非凡。
由於趕廟會的人很多,慢慢聚集了一些小吃的攤點。火宮殿是沙市乃至江南省的集民俗文化、火廟文化、飲食文化於一體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場所,特別是火宮殿的風味小吃享譽三江。
據有關資料介紹,臭豆腐源於北京。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北京前門外延壽街一豆腐作坊王致和,某年夏天將受熱發黴的豆腐撒上鹽,幾天後便有清香,味鮮美,喜出望外,上市出賣,一銷而空。
薑十二歲學藝,從師訪友,不斷鑽研摸索出了一手製作臭豆腐的高超空,從此專門製作,生意興隆。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江南人特別喜歡吃臭豆腐,尤其是在三伏天時,酷暑難熬,邀上幾個好友,來上一盤臭豆腐,然後每人幾打冰鎮啤酒,天南地北的海侃一通,那還記得暑氣蒸人,長夜難熬……呃,爽極了。
在江南幾乎家家都會做,各個店子都有賣的,但是要論及口味的地道,還是以火宮殿的薑二爹的為最佳技術。薑死後,其妻王滿珍帶徒傳藝,將製作臭豆腐的\"絕技\"傳了下來。
火宮殿負責製作臭豆腐的劉濤雲就是薑妻帶的兩個徒弟之一。
呈豆青色,外焦內軟,質地細膩,鮮香可口,有白豆腐的芳鮮細嫩,又有油炸豆腐的芳香鬆脆。
原來在沙市上學時,郝建就特別喜歡那味道,但是條件不允許,每到晚上的時候,他都要來到火宮殿外麵轉上一圈,聞聞裏麵飄出來的香味,就當吃了一回。
葉思琴一開始也不喜歡那玩藝,說那顏色不好看,聞起來又臭哄哄的,肯定很髒,郝建說你先嚐嚐再說,後來在郝建的鼓勵下,葉思琴啟開小櫻桃唇,開動編貝般的牙齒,輕輕咬掉了臭豆腐的冰山一角,結果便吃上了癮,每到沙市時都嚷嚷要去吃臭豆腐,還必須是火宮殿的。
“呃,還吃出癮來啦?今晚我們換點節目,吃龍蝦吧!”天天吃郝建都有點膩了,兩人起了爭執。
“那不成!沒吃臭豆腐,晚上都吃不香!”
“可是我想吃龍蝦!”
“火宮殿又不是沒有龍蝦!給你來上一份就是!”
“除了南門口的,哪兒的龍蝦我都不想吃!”
結果兩人劃拳論勝負,郝建勝了,嗬嗬,這回你得從我了吧!葉思琴媚眼一翻,
“你不讓我吃臭豆腐,晚上我也不讓你吃!”郝建瞬時蔫了,任孫大聖七十二般變化,唐僧卻隻一招拿下,緊箍咒!
“想什麼呢?”周敏惠偏過頭問。
“我在想,你吃了臭豆腐後,怎麼睡得著!”
“哈哈,不是還有你嗎!”
嘿嘿!嘿嘿!郝建一個勁傻笑,眼睛卻停到人家那小腹部,這妞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有六塊小腹肌啊!
噗噗!噗噗!有人拍車玻璃了!
“什麼事啊!”郝建搖下車窗,車門一個胡須滿臉的漢子已抓住了車門,
“下來,下來,看你弄的好事!”
郝建才看到周敏惠的車輪此時壓到了一張油紙一邊,那張油紙攤開,上麵擺有各種各樣的管式刀具。郝建才明白,中了遊牧民族同胞的招了。
管式刀具,國家不是明令禁止的嗎?問題不是這樣,因為有民族政策,遊牧民族的兄弟們到了中原來,隻要不殺人放火,做什麼都不算違法。賣幾把小刀子又算什麼呢!這種現象不是沙市特有,古陽小縣城也有,估計全國各地都有吧!
民族團結大如天!一撥又一撥的兄弟看上了某條街道,也不用和誰商量,一字排開,一個攤起一張油紙,上麵擺上刀具,便做起生意,公安不敢問,城管也不敢管。
“怎麼辦?”郝建小聲問了下周敏惠,周敏惠沒好氣說,“民族兄弟,我還想問你呢!”
郝建轉過身,“朋友,沒壓到你刀子吧!”
“壓著,好笑,壓了你車胎還不癟了嗎?”那漢子接過煙,點了,美美地吸上了一口,“爽快點吧!”
爽快點,爽快點走?看來民族兄弟還真是義氣,誤會啊!郝建抱拳說了聲,“後會有期!”剛想轉身,那漢子卻抓住了他的肩膀,左手捏扁嘴巴,一個呼哨,一字排開的同胞便放下自己的生意,跑了上來,團團把郝建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