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聽話的學生(2 / 3)

寧玥對前排的一位年輕人道:“郝建,你代表優秀學生幹部發言,稿子我看了,寫得不錯,我略有改動,刪掉了一小段,主要是壓縮時間。”

坐在前一排掛著紅色綬帶的年輕男子站了起來,接過稿子。

這位年輕人便是現在的南江省長郝建。

侯海洋在腦海裏將93年表彰會上的郝建與現在的南江省長重合起來,又將副處長寧玥和省委書記寧玥的形象重疊起來,隻覺得世事真是奇妙。很多年過去,侯海洋對當年的情景記憶猶新,包括一些細節都曆曆在目。

在侯海洋的記憶中,領獎完畢後就輪到學生代表發言。

郝建上台發言之時,寧玥叮囑道:“上台時走慢一點,別摔著。”郝建微微一笑,道:“放心,我會小心。”他背挺得很直,逐級走上台,走得很穩。

“我是沙州學院93級的郝建……”

響亮的聲音在大禮堂內回響著,侯海洋內心又開始翻騰。同為受表彰的學生,自己是灰撲撲的中師生,站在台上的優秀學生代表卻是天之驕子,兩人一個在天下,一個在地上。

省教育廳將表彰會安排得很周到,會議結束,幾輛大巴車停在會場上,戴著綬帶和鮮花的學生代表魚貫上車。大巴車在城區轉了一圈,在省體育館工地停了下來,幾位老總模樣的人戴著頭盔,列隊迎接諸位學生。等到省教育廳的領導到齊,一位相貌姣好的女子戴著話筒,開始講解體育館的建設情況。

參觀了建設工地、省一中的藝術館,又瀏覽了市容市貌,參觀活動才結束,大巴車開到了省教育廳賓館,在寬大的三樓大廳,省教育廳的領導們集體迎受表彰學生。

侯海洋是一個普通的中師生。平時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學校的頭頭們,此時驟然被捧在天上,心裏不免有些小得意。更有一些說不出道不明的欲望。他被引導著坐了桌邊,心道:“這次分配,我頂了天就是一個東城區的小學教師,雖然比分到鎮裏的小學老師要強得多,可是仍然是小學教師,這一輩子,我能和省教育廳的領導一樣嗎?”想到這裏。他腦海裏浮現出了眾多省教育廳官員或瀟灑或穩重或挺拔的形象。

餐桌上擺了幾樣涼菜,兩葷兩素。鹵鴨子和東首臘肉散發著誘人香味,寧玥工作很細致,她到各桌去打招呼:“等會秦廳長有個的講話,講完話。各位同學才動筷子。”

侯海洋悄悄咽了咽口水,眼睛瞅著主席台方向,盼望著秦路廳長快一點講話。在等待之時,他看見了坐在鄰桌的郝建,這位在大禮堂優代表全省學生幹部發言的天之驕子,安靜地坐在桌前,一言不發,格外沉穩。

沉穩,這便是侯海洋對郝建最深的印象。

在南江官員的第一印象中。除了第一次常委會給國土局田科長來了一個下馬威,郝建總體表現得很是沉穩。

又一個星期的時間轉眼即過,郝建在這一個星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開會。

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省政府辦公室。各種專題研究會,規委會,林林總總的會議將一個星期的大部分工作時間填滿。

除了本級政府的會議以外,上級組織要來調研、檢查工作,除了少數要看現場以外,多數還是以開會的形式了解基層情況。就算是看現場。也是下級部門安排好的現場。

郝建如今看事情都喜歡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來看,或者說是喜歡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事情。比如說為上級領導提前安排好現場,這種事屢遭詬病,可是事實上此事並非沒有好處。試點是國內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在一個小地方試驗成功以後,便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有了試點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在全國範圍內出現重大損失。

為上級領導準備的現場,很多便是試點之處。

星期五下午,郝建終於沒有會,準備到南蒲區看一個現場。

茂東有四縣三區,四縣是西陸縣、翠山縣、東湘縣、鐵橋縣,三區是南蒲區、大涼渡區和青池區,南蒲區恰好是南部城區和北城的交界區,是一個比較邊緣的傳統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