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一家用一個暑假的時間終於把搬家、租地、開店賣菜的營生弄好。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王家的大姑娘王喬語小升初的時候以縣裏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市一中,姑娘要去市裏上學了,但是王家的父母都擔心姑娘吃不好、睡不好,所以和在市裏的舅舅商量後,索性把家裏的幾畝地租出去,反正不農忙的時候也是要進城打零工的。

王家的頂梁柱是王大海,嗯,是個非常孝順的漢子,自家的閨女考上了市一中,在王大海的眼中這就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是大事,所以在王喬語拿到市一中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專門領上媳婦、兒子、女兒去大海的父母墳頭上磕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王喬語的爭氣,說王家的興旺指日可待,王喬語是忍了好大功夫才沒有翻白眼。

在王喬語看來,考上市一中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和在市裏的舅舅給買的資料密不可分,要知道,在這個落後的村落,老師的教學水平可想而知。但說王家的興旺和王喬語扯上關係的話,呃,這不是弟弟的事嗎,啥時候這擔子落到了自己的肩上?

好吧,看到牽在手裏的弟弟嘴裏含著棒棒糖,還告訴王喬語說棒棒糖不給豆豆吃的時候,擔子落就落在肩上吧,這個還吃棒棒糖的弟弟目前是指望不上了。

王家把地租給了叔叔王大山,是的,已故王老爹沒文化,說實話,王家所在的地方是平原,既沒有山也沒有海,但阻止不了對大海和大山的向往,所以王喬語的父親叫王大海,叔叔就叫王大山了。

全家四口一起動手打包衣物及家常的用具,在暑假過半的時候坐上舅舅找來的貨車,告別了鄰居四舍就到市裏了。

舅舅已經給找好了住處及門店了,原來的房東去兒子家養老了,所以這處房子要出租,舅舅一看,二層可以住人,一樓是門店,離王喬語的學校也不遠,騎車也就20分鍾,真是再方便不過了。

原來房東的家具都在,所以家具是不用買的了,王喬語的媽媽張梅是個愛幹淨的人,所有的家具都用濕布擦了一遍,沙發也套上了新的套子,茶幾也換上了新的桌布,還在客廳裏放了幾盆綠植,一番收拾後真是非常溫馨。

王喬語的弟弟王喬彬也要上一年級了,這也要拖舅舅找了附近的小學,舅舅是找了原來的戰友才把王喬彬的上學的事情辦好。

門店的證件也是舅舅給幫忙辦好的,王家能這麼順利,舅舅的功勞是最大的,要說舅舅張峰高中畢業後就去參軍了,並在部隊考上了軍校,可謂前途光明,但人有旦夕禍福,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腿部受傷,隻能複原,不過複原的單位是政府機關,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趁著家裏收拾好,門店還沒有開張,王大海和張梅商量後決定去張梅的哥哥家張峰家走親戚,算是感謝張峰的幫助,王喬語和王喬彬聽說後都非常高興,畢竟舅舅家一直都特別親近。

趁著周六舅舅張峰休息,一家四口就去商店買了些點心就去了張峰家。交通工具就是兩輛大二八,王大海載著王喬語,張梅載著王喬彬。舅媽李淑芬是一名小學老師,現在也在休暑假,知道張梅一家來,也是早早就開始準備了。等到王喬語一家到的時候,舅媽做的大鍋菜已經快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