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術的房間最靠近甲板,這是吳術自己要求的,房間大小有十幾個平米,有單獨的衛生間,因為不是探險船,所以臥室不會裝扮的很奢華。
這類探險船講究的是實用和空間利用率,不會浪費資源和地方去放沒用的東西,吳術打了個盹就到下午吃飯的時間,房間裏有通話器,從控製室就能通知到每個房間。
吳術幾人、韋德、工程師和船上的幾位領導在單獨的一個房間進餐,剩下的一百多個人在另外的大食堂吃,一些人是需要輪流值班,輪流進餐的。
雖然吃的地方有等級設定,但是吃的東西卻是一樣的,探險船上的廚師不會因為每個人的喜好而針對做出不同的食物,他隻會根據船上的情況而做出目前最佳的食物,燴菜是船上普遍的食物和最快捷的食物,不光各種營養調配容易,做起來也十分方便。
張超吃了一塊燉土豆,竟然十分美味,看了看周圍,隻有餐具之間的碰撞聲,每個人都埋頭部語,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張超實在是受不了,首先開口說話。
“聽船長說當時發現古蘭島的也是您?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吳術一聽,心想張超這小子終於問了句實在的,這也是吳術一直想問的一個問題,隻是感覺沒有好的時機。
隻見船長看了眼張超,又看了眼吳術,正巧與吳術期待的眼神對著,船長猛的喝了兩口湯,泡了一杯咖啡才緩緩的說:“這有什麼好說,隻是探測到,並沒有登陸。”
旁邊幾人見船長要說,都不約而同的草草吃了幾口停下看向他,畢竟探測到古蘭島也算一個奇跡了。
船長見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才繼續說道: “既然沒事,那我就說說,記得那是十幾年前,那次我們本不是專門為了尋找古蘭晶晶瞳而來,開始是準備前往夏威夷群島補給,再有一個晚上的路程便到達,但是卻出了問題。”
“當天傍晚,本來事先預報的天氣突然轉變,白天預報晚上微風無浪,是夜航的最佳條件,然而到了傍晚卻無風起湧,海上海霧暴起,能見度和雷達一度失靈。”
吳術聽到這裏有些不解,急忙問道:“我到是聽過無風不起浪,這無風起湧是個什麼情況?”
工程師在旁解釋道:“有風起浪是海麵上看的到的,這湧則是由於海底的活動而形成的,比如海底地震,都會照成海麵上海水蕩漾,這就叫湧。”
“那無風起浪,其實是湧?\"
船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沒錯,本來湧是正常現場,但是那晚的海霧和湧伴隨著出現,這樣的現象隻能說明一個,那就是湧的規模十分巨大,這種巨大甚至是影響到了空氣的溫度。”
周建對這個有些不解,問:“這和溫度有什麼關係?”
“到了傍晚,海底溫度是要比海麵上的溫度高的,由於海底運動規模太巨大,導致海底溫度失衡,進而影響海麵的溫度,這種溫差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起霧!”
船長叫大副給每人都倒了杯咖啡,他慢慢坐下來,接著道:“由於雷達和能見度都很低,我被迫命令拋錨停船,等待海霧散去和叫人檢修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