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瑤池(2 / 2)

據說三百五十年前,皇室敖家出了一對兄弟,名字分別是敖來、敖去,本來是太子敖來要做皇位的,可是這家夥有些喜歡美色,對那什麼政權和皇權那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便是把皇位讓給了他的弟弟敖去,而現在的皇帝敖博便是敖去的嫡係親孫子。

敖去封敖來為“逍遙王”,這敖來的條件卻是很簡單,就是把那東來城的西南一塊要了下來,先是募集十萬的壯丁修建一個龐大的行宮,說白了一點就是他的遊樂園,耗費了一年半才是建設好。

據說,這裏麵到處是庭苔樓榭,卵石假山堆鍥,竹林荷塘呼應,泉居山林其後。

奇花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し,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

正如李端《題崔端公園林 》:

上士愛清輝,開門向翠微。

抱琴看鶴去,枕石待雲歸。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掛衣。

舊山東望遠,惆悵暮花飛。

他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

“瑤池”

還另外加上一些對聯,

九天仙女下凡塵,玉足踏進瑤池;

一代逍遙來人間,金手捧起蓮蓬。

之後便是全帝國的進行選美,征集了三萬姿色絕佳的女子,填充這個新建立的行宮似的院落,裏麵沒有一個男的,除了這個敖來,其他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子。

而且這個敖來還規定,在‘瑤池’內的所有女子,隻準在外麵穿一件遮羞的連群,其他的都是不要穿戴,據說這是為了行事的方便。

於是這些事情,便是轟動了整個東方帝國,便開始了那什麼的起義之類的東西,可是東方帝國力量強大,硬生生地壓了下去。

後來由於這敖來過度勞累,即使是一個宗師級別的家夥,最後也是一命嗚呼了。

剩下的這‘瑤池’,便是空了出來,以後的兩屆東方帝國的皇帝,好像也是以此為戒,倒是沒有再幹出猶如此的荒唐事情來。

而如今的這個‘瑤池’卻是閑置下來,沒有人敢去進,當然也沒有人敢把他買走,即使是皇室敖家同意,也沒有人敢做。

那是因為‘瑤池’裏有一個未知的,而又異常強大的存在,以前倒是有人買走,那人剛剛把全家都是搬了進去,第二天卻是一個也沒有出來,從此之後,整個的便是消失不見了。

這實在是太詭異了!

那皇室敖家也是派幾個武聖巔峰實力的去過,結果卻是一直沒有出來,等了幾天,依然不見,顯然是死了,而那皇室敖家不信這個邪,一個超越武聖的敖世人員去了一趟,卻是重傷而逃了出來,之後沒有幾天便是不治身亡了!

至此,這‘瑤池’一直便是空著,隻有門口的兩個守衛在守看著,其實即使沒有人守衛,說不定也不會有人敢進去!

這‘瑤池’占據了一大半的西南一塊,自從發生了前麵的幾件事情,住在附近的幾個貴族,或是官員們,都是離開了,不是去了中城裏,就是去了西北那一塊。

於是那西南一整塊,都是沒有住家戶,從此這西南一塊沒有一個人去了,即使是內城,地裏位置是多麼的好,也是沒有人敢進去。

不過,是不是有更加強大的存在進去過,這個就不知道了,畢竟這不是普通人可以了解到的。

王予以聽了這件事情,那是非常的心向往之,特別的期待,要是他也是有這個福恥,該是有多好呀。

可惜諾兒那丫頭肯定是不允許的!

東來城的內城和中城接壤的地方是一圈街道,這一圈街道,把內城給圍了起來,這一圈街道,按照方位都是還有個名字,叫分別是:

北邊的是北福街;

南邊的是南取街;

西邊的是西便街;

東邊的是東臨街。

他們和上下宇路與東西方路交叉的地方便是:

北福門;

南取門;

西便門;

東臨門。

而那中城和外城也是有一圈街道,這一圈街道,通常被稱為‘二環城’,把中城給圍了起來,與其對應的卻是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就是在街道前加個方位,或者是在方位後加個門字便可了。

用王予以的話說,這些用環城路形容,倒是更合適的。

而王予以現在所處的地方,便是在中城和外城交叉處,正好是下宇路和‘二環城’的交叉的十字路口的地方。

那丹白世家所坐落的地方,也是中城和外城的交接的地方,不過卻是在右方路與第二圈環城路的交叉口處。

路途倒是不遠,一直沿著‘二環城’路走便是可以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