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嵩錚錚的看著一行人,想到自己數萬大軍受困,竟然是被這數百軍士扭轉了戰局,頓時心裏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雖然不願相信,但毫無疑問,這次救了自己的正是這眼前這點兵馬。剛才戰局官軍不會即敗,但也會損兵折將。自己的摯友盧植前不久傳信說黃門左豐索賄不成,恐遭所害。若自己再戰不利,恐怕會和盧植一並遭貶,到時別說替他求情,自己能不能自保都成問題了。但現在戰局突轉。黃巾遭此大敗,相信再無力回天。自己功報朝廷,到時候給盧植求求情,說不定還能免其罪責。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這區區八百士兵。
“多虧四位壯士及時相救,官軍方才反敗為勝。本將軍在此謝過了。”說罷竟給我們鞠躬行禮。我四人上前還沒說話,倒是黃埔嵩先下馬跟我們道謝。看來也是能禮賢下士的良將。
“不敢,山野村人,怎敢勞將軍屈禮相待?”我趕忙還禮。在後漢這不可多得的良將麵前我可是一點居功自傲的想法也不敢有。或許在那些宦官小人麵前自己不得不曲意逢迎,虛與委蛇。但在這些義士清官麵前真誠以待才更得他心。
“在下趙強字子穎,乃常山野人,特來潁川助將軍破賊,不期遇兩軍對戰,今番大捷,不敢居功。隻是不知黃埔將軍如何被賊軍設計困住?”按常理說黃埔嵩並不是無謀之人,怎麼這麼輕易就中計被伏?
“哎,實不相瞞。我軍與黃巾張梁張寶潁川對陣已有月餘。每有交戰,互有勝負。前日細作來報言張梁病危,吾思此乃破敵良機,故而輕敵冒進。不想那細作竟探的不準確,張梁卻是詐病,故意誘我出兵,方才有此間所困。不想恰逢四位壯士來助,大破賊軍。此乃天助我大漢也。來日我定上報朝廷,奏明汝等大功。”
黃埔嵩倒也爽快,竟然絲毫不隱晦自己中計的事實。還不忘給我們請功。居功不傲,禮賢下士,待人以誠。確實是東漢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將。
“多謝將軍提攜。方今黃巾遭敗,想必更是不敢出戰。一時之間恐難破敵,不若先紮下營寨,別圖良策如何?”現在兩軍還是對壘到了長社,就是不知道黃巾是不是還會依草結營?如若真還如曆史進展,那獻策火攻,到時再打個先鋒,又是大功一件。依黃埔嵩秉性,到時肯定會為我們表功。隻要疏通下那些宦官小人的關係,求得一方太守應該不成問題。我沒有那些儒家弟子的死板,看到宦官就誓不兩立不共戴天。作為現代人,更看重的是如何才能達到目的。當然暗箱操作還是少讓田豐沮授他們知道,不然又不知道要產生什麼想法。
“如此也好。待朱雋大人前來,合兵一處再做商議。”一麵令人選地紮營,一麵令人處理降兵。所謂的處理,竟然是屠殺。這也讓我心裏輕輕的震撼了一下。難道戰爭年代,人命就這麼不值錢嗎?為什麼百年之後會有五胡亂華?大漢民族麵對胡夷的入侵竟毫無抵抗之力,以至於以後的千年世間中國都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原因就是漢族人口的銳減。三國時期,動輒屠城,坑殺降兵,即便想保存大漢的氣數都不可能。但此時我又不好直言阻攔,畢竟兩個年代的人思想不一樣,如若我一味按著自己的想法建議黃埔嵩,隻能惹來他的反感。不忍心看這樣的慘劇,於是我閉上了眼睛。
連續幾日,黃巾都沒再出戰。據探馬來報,此時黃巾也確實是依草結營,綿延數十裏。還好這部分曆史沒改變,不然等破了張梁張寶部,憑我手下這點兵力再想立功就難了。
“近日天氣晴朗幹燥,不知何時起風?元皓,汝頗習天文地理,可曾看得出?”若論審時度勢,識人致用我自信不差他人,但若是說天文地理,行軍布陣,我隻有向這些三國達人請教的份。
“主公何來此問?莫非......”田豐沒有說出來,不過我想憑他的才智應該知道我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