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吹動,林葉之聲嘩嘩作響,三個光頭來到祁連山下,望著巍峨挺拔峻嶺忍不住讚歎。
明秀三人來的很是時候,恰好有仙人來降妖,來者乃是天庭巡守仙將趙伯彥,以及四位天兵。
當今三界大亂,作為三界之主的天庭最為惱怒,妖魔擾亂三界,天庭派出了所有天兵天將巡遊天下,妖魔猖狂玉帝早殺紅了眼,下令見妖即殺,見魔即戮不論好壞。
妖精鬼怪雖多,但相比於底蘊雄厚的天庭還是差不少,仙人下凡妖怪死傷無數,每日都會有很多妖怪被擊殺,當然每日也有強大的妖王擊殺仙人。仙、妖之戰已經持續大半年,雙方各有死傷,天庭雖然占據上風,但想要徹底清剿妖怪幾乎不可能。
三界之大,天庭仙人再多,也不可能搜遍每一個角落,更何況很多妖王都是異常厲害的角色,天庭金仙都無法降服。至今為止殺死的多是實力不濟的小妖,真正大妖並沒有殺死多少。
三界大亂顯然是由無上人物操控而導致,三清、玉帝都隻能任由亂局發展,而無法有效控製。
太上、元始、玉帝無奈請教於老師鴻鈞老祖,鴻鈞老祖隻回複一句話:“四靈控局,眾生為棋,三界亂後,眾生共存!”
請教鴻鈞老祖指示後,太上、元始並沒有多大擔憂,兩位實力早已淩駕於眾生之上,並不很看重權力,即便到最後天庭敗了,他們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玉帝卻煩惱了,他乃是三界之主,鴻鈞老祖意思大亂之後,人、妖、仙、佛眾生共存,那麼他這個三界之主位置恐怕難以繼任。
玉帝掌控三界億萬年,怎麼可能甘心放棄至高權力,如今三界還在他掌控之中,但凡逆亂三界妖魔,都是在挑釁他的威嚴,憤怒的玉皇大天尊狠厲一律誅之。
能掌控三界億萬年而不倒,玉帝本身乃是雄才大略之輩,雖然三清要淩駕於玉帝之上,但畢竟他是三界之主。能把握好三界眾生與三清的平衡,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玉帝做到了,足以證明他的厲害之處。
西方佛教能夠成為抗衡天庭的一方大勢力,實則是玉帝放任為之,理論上西方佛教也是三界的管轄之內,但實際上佛教已經脫離了天庭,自成一方勢力。
玉帝之所以任由佛教發展,是想要利用佛教牽扯三清,佛教發展必然涉及到道教利益,到時必然惹怒三清,玉帝很想看到三清與佛教碰撞。可是他低估三清修養境界,即便元始天尊十二金仙弟子中有三人背道入釋,元始都沒有大動幹戈。
三清的態度導致了佛教的迅速膨脹,玉帝同樣低估了釋迦牟尼佛。達到混元教祖的境界,一個個都是算無遺策的存在。玉帝想要算計他們,還是差了一籌,最終致使三界內出現了一個無法管理的存在--佛教!
佛教如今的強大依然不弱於天庭,隻是頂層力量要弱了些。佛教隻有釋迦牟尼佛一位混元教祖,而天庭有三清,哪怕通天教主不為天庭出頭,仍有太上和元始兩位無上人物。
三清暫時沒對佛教大打出手,並不意味著他們放任佛教超越天庭,依如今佛教的繁盛,已經可以與天界分庭抗禮。即便上古魔神不出世,三界仍會大亂,屆時必然是佛教與天庭之爭,隻是要再晚些動亂而已。
三界初亂,雖然隻是天庭與妖魔之間的爭鬥,佛教看似作為第三者,實際上佛教不可能作壁上觀。鴻鈞老祖既然說四靈控局,必然將會有四方大勢力大亂三界。
如今天庭、佛教、妖族隻能算三方,還有一方未出現。太上、元始很清楚第四方勢力不久便會出現,玉帝也能猜測個大概,所以他並不擔心佛教做第三方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