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即使不是讓白若凡去死,他也沒有反抗的餘地,誰叫他不是皇帝,認命吧!
他微微點頭答道:“臣,遵旨。”
仁和皇帝現在心情特別好,眼神暗示小太監四喜,該你表現的時候了。
至於以後事情就看白若凡,他自己的能耐,刀欲快,必先磨。
小太監四喜挺有眼力勁,得到陛下的暗示後,站出來大聲宣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奏”。
中書省執事上官飛,毅然的站出來說道:“昨夜,有人密折舉報內閣大學士邢閣老縱子欺壓民女。”
白若凡心想來的可夠快的,一夜之間便得知消息,現在可確定邢墨寒是中了幕後指使者的圈套。
“邢愛卿可有此事?”仁和皇帝盯著邢正奇疑問道。
邢正奇側身幾步站出來答道:“陛下,老臣有愧,不知前因後果,但今早已派人押往順天府,如確有此事必依法查辦。倘若有人陷害犬子,到時還請陛下替犬子主持公道。”
邢正奇竟能將親兒子押往順天府多少有點讓仁和皇帝吃驚,真如邢正奇所說被人陷害,理當主持公道。
仁和皇帝點頭答應道:“如若是有人陷害,本王自會為你做主。”
“陛下英明。”太傅,任之年,隨身附和道:“臣擔心,順天府未必敢依法查辦。”
邢老是白若凡的老師,陷害邢老的兒子就是陷害邢老,老師有麻煩,做學生的怎可袖手旁觀,何況他現在也是陛下親封的‘大官,誰怕誰?
“陛下,臣也覺得順天府未必敢依法查辦。”他隨即站出來說道。
仁和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詫異你到底是哪頭的,不幫忙就算了,還在背後捅刀子。
或許邢正奇能夠明白這學生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幹脆利落點,不管了,他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陛下,臣以為然。”
仁和皇帝和文武百官算是徹底迷糊了,感情那不是你親生兒子。
師生二人都同意太傅的說法,仁和皇帝想不同意都不行,問道:“那該如何查辦?”
太傅任之年正欲啟稟仁和皇帝,白若凡棋快一招搶先上前道:“陛下,剛才那為大人既然想的這麼周到,不如由他查辦此案。臣感受皇蒽,願從旁協助,定能將事情查個水落實出。”
大人打不打臉,讓任之年查此事,不管結果如何,都將必有一方日後與他不死不休的局麵,他太恨白若凡出了這麼一個惡毒主意,不是把人往死裏坑。
“胡鬧,你一小小校尉營百戶,朝堂中哪有你說話的份。”太傅任之年怒道。
這一怒喝,不僅僅打的是白若凡的臉,同時也打了仁和皇帝的臉。
人家自己都不嫌官小,你出來搗什麼亂,仁和皇帝不是沒有脾氣的人,臉麵都沒了,還要什麼脾氣。
當下火冒三丈道:“太傅大人,朝堂上誰有沒有說話的份,是本王說了算,何勞太傅大人操心。”
任之年慌忙中說話竟忘了顧忌陛下的顏麵,後悔不及,見仁和皇帝麵有怒氣,退下不敢言語。
白若凡已經心裏在打鼓,陛下親封的官能小到哪去,這老匹夫竟然這樣侮辱我,實在欺人太甚,該好好理論一番。
“太傅大人,官之大小,非為私人也,乃為天下百姓,為清風國百姓,何來大小之分,即使有也是在陛下心中,我如何就沒有說話的份?”
這廝慷慨激昂之詞大獲仁和皇帝之心,有此人清風國何愁不興,有此人何愁天下百姓不安。
仁和皇帝誇獎道:“此番話可與文武百官共勉,甚和本王心意。此事就這麼定了,望太傅大人與校尉營百戶,早日了結此事。”
仁和皇帝這麼爽快答應了白若凡的要求,讓他不免心中有一絲猶豫,難道這官真的是小了不能在小,連在朝堂說話的份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