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鐸寺外,後山林中。
一個緊身短打,身影魁梧,麵相憨厚的年輕僧人正領著三個孩童,都約摸五六歲的樣子,三個小孩皆是光頭小和尚打扮,四個人穿行在林中。
年輕僧人時不時彎下身子采下一株藥草或是山菌野菜,然後手中拿著剛采到的東西向三小細心講解起來。
講解完又吩咐他們照著自己手中東西的樣子去采集。同也吩咐他們隨時跟緊自己不要亂跑,以免在林中走丟。隨即年輕僧人便微笑著看三個小孩各自認真地搜尋采摘起來。
未幾,一個小孩手中拿著一株采來的藥草向年輕僧人問到:“三師兄,三師兄,你看我找到的是不是你說的止血草?”
隻見來的孩童身穿寬大的僧袍,小和尚打扮,光溜溜的小腦袋,模樣白皙俊秀,唇紅齒白,兩道彎眉,一雙笑眼,生的甚是討喜。
此時年輕僧人正將幾棵山菌采下放到身後的框中。聞聲便轉身見孩童已站定在身側,年輕僧人便微笑著俯下身子,用粗大的手捏住他遞來的小草。看了兩眼便微笑道:“沒錯就是我說的這種,但是宗林小師弟啊,你要記住哦,采草藥不要采這樣的幼株,還有不是移栽就留著草藥根在土中哦。”
小孩摸著自己光溜溜的腦袋想了想道:“三師兄的意思是以後再來采的時候這裏還會有草藥吧?”說話間還眨著靈動地眼睛抬頭望著這位三師兄等待著他的回答。
年輕僧人聽罷,笑著摸著他的小光頭說:“小師弟很是聰明嘛,那這株止血草的小苗你就埋回去吧?”
聽了三師兄的話小孩先是沒動,想了想卻轉身跑到不遠處的一個陰涼地拿起采藥的小鋤頭刨開表麵幹,將低下濕潤的土壤放在了幾片已經采集到的幾個大葉子上,又把那棵止血草的根放在葉子上的濕土上,最後小心翼翼地拿了幾根細長有韌性的草莖把葉子紮起來。孩童是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包紮葉子顯得很笨拙。
三師兄看著不遠處小師弟笑著走了過來去,一邊說著話一邊拿過小孩手中的東西重新整理一下,紮好口又放在小孩身後背簍的角落裏。
拍去手上的泥土說了些什麼,就見小孩高高興興地朝真在認真尋藥的兩個孩子方向跑去。
年輕僧人看著他跑去的背影露出慧心地微笑,眼睛在小孩脖頸後一顆紫色的晶珠上閃過,一絲困惑也在他眼神中閃過。轉念不再多想,搖頭輕輕道了聲佛號便自顧做起了自己的事情了。
自那次玉鐸寺佛經被盜,普善大師帶來一個繈褓裏的孩童到至今已經過去五年。此次後山采藥,那個移栽止血草的小和尚便是那次被普善帶回來的孩童。
五年多眨眼便過,昔日繈褓中的孩童現在已是跟隨師兄後山采藥的小和尚。
打宗林懂事那天起便成日跟隨在為人憨厚的三師兄宗慧身邊。而宗慧對身後的這個小尾巴也是疼愛有加。
每每想到小師弟被師伯抱進寺院,然後隨師傅去見主寺方丈那半日的情形,宗慧內心都會暗暗地流露出各種複雜的情感。眼神也會不自覺地撇一下玉霞峰的右側的一塊崖壁上。
臨近傍晚,宗慧帶著三個小和尚走進了寺廟的山門。每個人身後都背著滿框的草藥山菌野菜。往三人的臉上看都少了早晨剛出山門時的興奮,多出來的是整日的疲憊。個個唉聲歎氣,胖一點的一個站不穩就坐在了山門的門檻上說什麼都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