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種(2 / 2)

“要是能動用天地之間的文氣就好了。”

天地之中其實存在有大量的文氣,儒道成為主天道,每日天地之中就有大量的文氣誕生,文人修煉逸散到天地之間的文氣,吟詠詩詞施展儒道之力,以及死亡之後歸於天地的文氣等等,使得天地之中文氣絕然不會匱乏。

但天地之中的文氣一般來說,卻不能被文人所用。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天地之中的文氣非常的駁雜,其中融合了天地之中其他的元氣,而一旦吸收了天地之中的這些文氣將會汙染文種,進而影響到智海。

假若打比方的話,儒修者自己修煉出的文氣是幹淨能喝的水,那麼天地之中的文氣就是汙水,喝了要人命,而這其中的本質原因是儒道與仙魔等諸道的衝突。

丹田,於武者而言就是氣海,但於儒修者而言就是學海。也就是說一個坑,不能兩個人蹲,兩者彼此衝突,文氣會破壞氣海,真氣則會破壞學海。真氣破壞學海在本質上就是破壞文種,就是所謂的汙種。

於儒修者隻有一個方法能讓文氣和真氣能共存,那就是文種既是文種又是武種,但如此的情況從來沒有出現過,唯一的辦法就是後天改造,讓文種有武種的屬性,但這樣的一種改造需要天地異寶奇物,而能讓文種變成既是文種又是武種的奇物異寶的珍貴程度就可以想象了。

步青雲哪裏能得到?

又有誰能支持他?

這想都不用想,唯一指望他的兩個文種當中有一個既是文種又是武種,隻是這無疑等同於天方夜譚,文種和武者本來就是衝突,即使用奇物異寶改造也不能將這樣衝突完全抹除掉!

“我是雙文開智,他人隻能擁有一種文種,我卻神奇的擁有《三字經》和《百家姓》雙文種,指不定我的兩個文種當中就有一個既是文種又是武種呢?”

這隻是步青雲自己跟自己開的一個玩笑,他的心神下意識的落入了丹田之中的兩個文種,而他這一種無意識的舉動,眉心的智慧之書對於進行了分析和推演,顯現出他兩個文種的信息。

“《三字經》文種,宜為兒童啟蒙讀物,有教化之功,為教化文種絕品文種!”

“《百家姓》文種,可傳承姓氏文化的傳承,有教化之功。另,百家姓之中每一個姓氏可看做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族群,人可習武,從這個角度上,《百家姓》似乎也可認為是武種,需經過嚐試方能真正確認。”

需經嚐試方能確認!!!

最後這一句,智慧之書能自主分析推演等等所有喜悅,在幾乎刹那都消失了,開什麼玩笑,這能輕易嚐試嗎,步青雲這要一嚐試,一旦失敗,他的《三字經》文種就汙染,徹底毀了。

“但《三字經》文種當真如智慧之書分析推演的那樣,既是文種又是武種呢?”

這是一種可能,而這一種可能誘惑實在太大,魚和熊掌可兼得,簡直不可想象。

步青雲當即又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