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關係到聯盟後方各部族的補給線路安危問題,還涉及到皇朝,鎮守安南的端倫家的兵力調動問題,伊川蕩古豐回到部落已經一月有餘,燎原會戰之後雙方也已經僵持了許久。
總的來說,燎原會戰厥為聯盟占有優勢,但至此之後皇朝部隊,仰仗堅城固守。閉門不出月餘。反倒是在戰略上更勝一籌,天水河防線,果然名不虛傳。
此時的東離城守備司令,公疾厄雪國正在案牘之上起草一篇彙報給皇帝陛下的奏折。
這封奏折文件早已由公疾厄雪國的參謀團隊寫好。但是為了表達對於皇帝陛下的尊敬,公疾厄雪國必須親自撰寫。
當然,準確的表述應該是抄寫。
奏折文件裏麵詳細的記述了燎原會戰以來的敵我情況變化,準確指出了公疾厄雪國自己的戰略意圖。當然,也不失時機的闡述了自己以及部下的積極工作態度,也寫明了敵方戰士日漸疲勞,效能逐漸低下的作戰表現。可說是分析得有理有據,拿捏得準確無比。
同時,對於安南國中(注:皇朝的邊疆許多諸侯國之一,由武勳世家端倫家控製)眾部落的叛變事件著墨描寫,表明自己的的計策很是成功。
第十九章
最後以公疾厄雪國代表前線全體皇朝臣民將士,愛國青年,農民,商人,天水河上的漁民,城裏的個體戶匠人,等等一係列人員,表示戰爭的到來並沒有對自己的生產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並恭敬的祝願皇帝陛下聖體安康結尾。
事實上,也確如這封公函中所說,如果沒有大的變化,厥為的作戰行動實際並無多大意義,甚至於一方麵給給皇朝帶來了好處:
比如說,一大批有產階級紛紛捐糧捐款,積累了資本。
比如說,一大批軍工作坊獲得了大批訂單,刺激了經濟的繁榮。
比如說,一大批愛國青年抒發了愛國情操,培養了愛國精神。
比如說,一大批失敗主義者暴露在空氣中,受到了輿論的譴責。
比如說,一大批貴族世家子弟獲得了報效國家,鍍金的機會。
比如說,一大批行伍立功授獎進入朝廷,平衡了政務機關那些文官群體的勢力。
、、、、、、、
總之好處多不勝數啊!
看來,此戰,怕是要落下帷幕了。
另一方麵,伊川蕩古豐全然不知目前戰局如何,但是自己在安南統一了一個部落厥為都沒有做任何的表示,看來是支持自己的行為的。
果不其然,又過了一日,厥為的使者便來了,宣布封伊川蕩古豐為安南國國主,並敕令佹巍坡部落受降。
但是普勒拔陵的這一招棋可把伊川蕩古豐給坑了。
如此一來,不是給燎原的厥為人吸引火力嗎?再說了,安南的端倫家會坐視伊川蕩古豐做大。
伊川蕩古豐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不過,眼前的情形,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倒不如就此武裝整個伊川蕩,統一了各部落再說,那樣,也能混得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