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吳桂賢:在權力漩渦中的日子(1 / 2)

吳桂賢:在權力漩渦中的日子

人物

作者:黃瀅

1938年,吳桂賢出生在河南鞏義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9人,生活貧困。1951年,吳桂賢參加了剛成立的西北國棉一廠的招工,成了這家企業的第一批工人,並被分配到細紗車間當擋車工。1958年,吳桂賢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職工業餘學校裏完成初中學業。次年,由於工作出色,她調入聞名全國的“趙夢桃小組”,擔任黨小組組長。

1963年,吳桂賢被選為陝西省人大代表,後來又成為全國紡織係統先進典型。1964年,吳桂賢作為紡織工人的代表參加了國慶觀禮,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後,吳桂賢開始進入領導層。1970年,她被任命為西北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次年又當選中共陝西省委委員、省委副書記。1973年,中共“十大”上,她再次被選為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那時她還不知道,中央首長的點將,很快就要點到她的頭上。

“好像鳥被關進籠子”

1974年8月18日,吳桂賢進京開會,會議結束時,毛澤東批示:“陳永貴、吳桂賢兩同誌留下參與政治局工作。”對這次工作安排,吳桂賢事先毫無準備,“也沒帶多餘的糧票、多餘的錢,就這樣走馬上任了。”

若幹年後,吳桂賢對於主席當年的決定才略知原委。幾年前,吳桂賢去看望上世紀70年代曾任陝西省委副書記的黃經耀,黃經耀告訴她,當時不是陝西省委將她推薦到中央,而是周恩來親自點名。據說在1974年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江青提出政治局女同誌太少,應該增加,並推薦了上海的一個女造反派頭頭。周恩來立即針鋒相對地表示,要從西北的工人勞模中選拔。他連夜打電話給陝西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瑞山,要求速調吳桂賢的檔案到中央。黃經耀說,當時他們是派飛機把吳桂賢的檔案連夜送給中央的。提拔吳桂賢也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因為早在1974年以前,他就計劃提拔一批工農基層幹部到中央,往領導隊伍中“摻沙子”,把黨中央打造成“工農商學兵集合”,政治局要有這5個方麵的代表人物,而吳桂賢恰好符合“工農基層幹部”的出身。

留在北京後,吳桂賢負責“文革”中被破壞的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的重建籌備工作,她感到壓力很大。“我36歲進政治局參與工作,年齡最小,開會討論問題時,我就聽著,不吭聲。”

住宿也讓吳桂賢感到不習慣。到中央後不久,她搬進了釣魚台國賓館11號樓。住進來的第一個晚上,她看到上下兩層樓裏有很多房間都空著,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晚上沒睡好覺。她想,這要在工廠,能住下上百名工人姐妹呐。

1974年底的一天,周恩來因病未能出席政治局擴大會議。當天晚上,吳桂賢來到醫院看望周總理,在病床前,她第一次向總理表達了想回西北國棉一廠的想法。

1975年1月,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吳桂賢在國務院副總理的候選人名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她還是覺得自己一來年輕,二來沒有經驗,不適合做副總理,又一次找到周恩來,希望換一位有經驗的老同誌。周恩來回答說:“桂賢同誌,這隻是個候選名單,你能不能選上還不知道呢!馬上就要開會了,看大家選舉吧!”結果,吳桂賢順利通過選舉。這次大會任命周恩來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同時任命了12位副總理,其中有3個人格外引人矚目,分別是:山西大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排名第七;西北國棉一廠紡織女工吳桂賢,排名第八;天津內燃機廠工人孫健,排名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