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是我的選擇(1 / 2)

這是我的選擇

競爭時代

作者:易中天

請問十八歲的時候,你們在想什麼?幹什麼?大家都在高考。那我十八歲的時候,幹了什麼呢?我十八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我為什麼會做這樣一個勇敢的決定呢?因為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是蘇聯作家威拉·凱特林斯卡婭寫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是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一批共青團員到西伯利亞,去建設一座共青城。我讀了以後,熱血沸騰,我說:“我也去,我也寫一本中國的《勇敢》,我要成為中國的威拉·凱特林斯卡婭。”我就這麼堅決地去了,而且還非常幸運,到了烏魯木齊以後分單位,就把我分到了農八師共青團農場。

我當時就是要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去了以後,才發現,那個被詩意地描述過的地方,證明了生活不是詩,等待著我們的是無法形容的寂寞、單調、勞累、糾結。我住進了牛棚,跟牛住在一塊。第一天什麼活?擠牛奶。我上去就擠,根本擠不出來。老職工跟我說:“不是這樣擠的,你得先讓小牛吃一口,把奶脹出來。”我說:“這小牛怎麼弄呢?”他說:“你把小牛放了,讓它吃啊。”小牛拴在旁邊,我把小牛解開來,小牛衝過去,一口咬住,吃奶,我在旁邊看著。老職工說:“你怎麼還看著,它都吃完了,你還擠什麼呀?”我說:“這怎麼弄啊?”他說:“你拽過來呀。”我拽那牛,根本就拽不動,初生牛犢不怕虎,它還怕我嗎?好不容易拽過來,把它拴上,它又掙脫了。剛擠了一點奶,母牛發現了,很憤怒地一腳就把奶桶踢翻了,然後順便也給了我一腳。老職工說:“你怎麼這麼笨?”後來班長過來說:“要不你放牛去吧。”班長給了我一根很結實的棍兒,我說:“拿棍兒幹嗎呢?打狼啊?”他說:“狼倒是沒有的,打牛,牛不聽話,你就打它。”於是,我就帶著書,趕著牛出去了。出去以後,牛在那兒吃草,我就看書,看了一會兒,一看,牛群沒了。隻有一頭牛還在跟前,正準備往前衝,我趕快拎著棍子就過去,我說:“你站住,你上哪兒去?”牛看了我一眼,然後走了。最後,我的跟前一頭牛都沒有了,然後隻好拎著棍子一個一個去趕。

我很快就從畜牧班被調到了大田班。後來,我在兵團幹完了幾乎所有的髒活、累活、苦活。比方說有一種活叫“脫褲腿”,就是棉花苗長到這麼高的時候,要把苗下麵的兩片葉子打掉。因為苗隻有這麼高,你彎著腰是夠不著的,得跪下來。跪下來以後,用兩隻手去弄,然後就膝行,一爬就是一天。兵團的田叫條田,那個條田一望無際,根本看不到頭,你每天必須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然後把另外兩行的葉子打完了才爬回來,這一天的活就算幹完了。你要是速度不夠,根本回不來。那個時候我看著那一望無際的條田,就想我的希望在哪裏?現在很多年輕人說看不到希望,你到條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