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八年(1803)安徽從政的按察使蔣亦字清浦得罪了軍機處散秩大臣袁剛,從而辭官回歸故裏永州,臨行前巡撫對蔣亦說:清浦啊一路小心,袁剛一定不會放過你,聽聞他請了道士詛咒你,我去幫你算了一卦切記此次歸途一定不可過橋。蔣亦:我問心無愧,大人不必多說。
按察使蔣亦一路遇山過山遇橋過橋,一路平安無事,剛到永州烏雲密布天降大雨,說來也奇怪大雨下的快,停的也快,蔣亦心情大好,策馬奔騰,抬眼便能看到家鄉,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父親懷抱中。
走到橋邊想起巡撫對他說的話,不可過橋,蔣亦一時猶豫不決,說道:一路不知過了多少橋難道到家反而怕了。他的馬於橋邊止步不前無論怎麼鞭打馬就是不走。隨從老劉說道:大人此橋必有蹊蹺,馬通人性。蔣亦:我今日必過此橋。說完便下馬獨自走上了橋走到一半突然橋斷了,掉了下去。過了一會蔣亦遊出水麵喊道:無事。正當隨從高興之際,上遊大水突如其來。蔣亦便不見了蹤影。
二日後眾人找到了蔣亦屍體,隻見屍體腳上滿是水草。蔣亦的兒子蔣鴻聽完隨從說的一切覺得此事有蹊蹺便請來張道士,張道士說:找一個遠離水的地方需馬上下葬,最好葬於山洞之中此事沒那麼簡單,當年大人對我有恩,此事我管定了,隻是此事隻有我師父才能解決,我師父也不知在何方我找到我師父才能知道。說完便衝衝離去了。蔣鴻是本地縣丞在本地也是頗有名望之人,便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
就在腳夫抬著蔣亦的棺材走到一半烏雲密布,天空烏黑的嚇人,蔣亦的棺材一瞬間其重無比,腳夫說道:鴻秀才大人的棺木突然很重恐怕抬不到墓地的了。蔣鴻說道:各位隻要能抬到墓地,我家產一半送與諸位。話說鳥為食死亡,人為財死,腳夫費盡全力將棺木抬至墓地,蔣亦的墓類似於房屋,棺材放在正中央。一番折騰總算是將按察使蔣亦葬下。葬下後天空晴朗,仿佛剛才的烏雲密布沒有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