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添加RNC間LTE鄰區;
⑶ 本地小區下添加LTE鄰區;
⑷ 開啟SIB19;
⑸ 小區優先級設置;
⑹ LTE側優先級是7,TD側優先級為4;
⑺ 打開係統間切換算法開關。
通過以上7個步驟,TD小區下的某個LTE的真實鄰區就添加完成了,所謂真實鄰區就是所有的LTE信息(比如PCI,TAC,ENB ID,小區標識)都必須是真實準確的;添加虛擬鄰區時,把第1,2,3步驟裏麵LTE的具體信息都改成11,保留頻率索引和頻率標識不變,第4,5,6步驟和加虛擬鄰區一致。
3.3 虛擬鄰區測試方法
本次測試為了實現3G到4G的重選,所以必須讓UE處於空閑態占用3G信號,然後移動到有4G信號的地方,分別在配置虛擬和真實鄰區下,對比UE是否都能夠實現重選以及重選時長。
測試地點選取:本次測試地點是人和佳苑地下車庫,該車庫無4G信號,主要由TD小區人和佳苑室分(CI248,擾碼15)覆蓋,車庫通道出來就由4G小區燈塔行政村FHTL-2(PCI55)覆蓋。
3.4 虛擬鄰區的測試結果
3月16號在人和佳苑地下車庫測試,TD側添加真實鄰區,L1手機從TD到LTE重選的時延在4S內(從TD側的最後一條PagingType1直至收到LTE小區的係統消息),從信令208條到209條用了不到4S的時間, 重選前UE占用的是擾碼為15的小區,RSRP為-45,重選後占用的LTE小區PCI為55,RSRP為-95.81。重選時長為3.6S;
3月16日在人和佳苑地下車庫測試,TD側配置虛擬鄰區,L1也能從TD重選到LTE小區,重選時長(從第449條信令到450條信令)也為3.6S,重選前占用的TD小區擾碼為15,RSRP為-42,重選後的LTE小區PCI未55,RSRP為-105.5。
通過以上兩個場景的對比測試。
3.5 虛擬鄰區測試結論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無論在TD側添加真實鄰區還是虛擬鄰區都能達到重選的效果,而且重選時間都在3.6S內;
通過TD外部和內部都加三條虛擬鄰區,可以實現TD到任意一個LTE小區的重選,而不需要進行鄰區對的添加才能實現重選,而且重選時長一樣,減少了繁瑣的添加鄰區操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添加虛擬鄰區與實際鄰區的網絡性能進行對比分析,證明虛擬鄰區可以像真實鄰區一樣達到相同的效果。本次麗水3-4G優化,對蓮都區TD鄰區關係進行了梳理,進行了鄰區的核查與補漏,使3-4G合理的鄰區關係達到了最佳,提升了實際網絡性能,實現了3-4G網絡的平滑過渡,有效提升客戶感知,為今後LTE網絡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磊,葛瑤,趙紅柏.TD-LTE頻率規劃方案分析[J].廣東通信技術,2012.12:44-46
[2] 陳其銘,張炎炎,潘毅,孫煉.TD-LTE係統間幹擾問題的分析與研究[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2.7:61-66
[3] 劉健.針對移動電子商務業務的TD-SCDMA無線網絡優化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 馬明科,李巍.TD-LTE室內分布係統建設方案探討[J].信息通信,2013.4:234-235
[5] 餘國輝,解析.TD-LTE容量特性及影響因素[J].信息通信.2013.4:222-223
[6] 蔣新華,朱銓,鄒複民.高速鐵路3G通信的覆蓋與切換技術綜述[J].計算機應用,2012.32(9):2385-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