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麵掛載的“臨時性設備”才是空間站真正的大頭,事實上為了運載這麼多的東西,坎星人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甚至專門設計出了超重型運載火箭使用的液體燃料箱——“坎多寶K6..4”,裝載了足夠把幾萬噸的火箭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需要的燃料。
……
這座太空站是兩個核聚變反應堆和三十二塊巨大的可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負責提供電能的,在太空站的外部和內部總共掛載了能承載3,000,000,000,000TW?h的“千瓦電池”。劉飛看著這麼大的儲存單位,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是神馬的“千瓦電池”,這分明是“太瓦電池”好嗎?
(事實上“千瓦電池”隻是因為他們的生產商叫做“千瓦集團”而已……也許應該說是“千瓦電池生產與維護集團”?)
太空站的內部有著很多劉飛見都沒見過的東西,例如一些非常高科技的維生裝置,能夠用從外部的太空當中收集得到的物質進行一些化學反應或者是物理反應之後得到人生存必須的東西。雖然劉飛不是非常明白,但是顯然這是非常厲害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上麵的文字雖然是漢化的,但是上麵的一大堆一大堆來計數的專有名詞什麼的讓劉飛感覺自己的大學算是白上了。
太空站的動力係統是兩個直徑2,500毫米的離子推進器,使用氙氣提供動力。此外還有調整姿態用的16套RCS自燃服務係統,可以控製微調動作。空間站上的飛行電腦可以自動調整空間站的飛行姿態,保證空間站不會因為慣性消失在茫茫宇宙當中,而是能夠保證在水藍星的引力圈之內。
為了讓太空站更長時間的滯留在宇宙當中,太空站還準備了資源飛船,這些都是掛靠在外麵的,裏麵用的東西也都是非常給力的。什麼東西都是劉飛從來沒有想過的,例如超合金探測與開采係統,看上去這玩意就算是把水藍星鑽個對穿也沒什麼損壞,至少這個超合金的介紹是這樣的。
……
劉飛調查了一下,這個巨大的太空站一共有兩名常駐太空人【Space (Wo)Man】,一個是劉飛自己,另外一個則是楊淩雪。至於其他的短時太空人,劉飛沒有資料,亦或者是根本就不存在這麼些人。
根據劉飛的調查,這個楊淩雪應該就是自己的初中同學,但是這個同學竟然比自己早了幾十秒就來到了空間站當中,這讓劉飛很是不爽。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了,兩個人穿著艙內宇航服來到了餐廳,這個空間站還有一些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自然是不需要吃飯的,但是作為空間站的主人,劉飛可不想他們吃飯的時間也都在工作,至少自己看不過去,於是……劉飛把他們全部派出去了……
【是不是出乎意料呢?】
※※※
經過很長時間的商量之後,劉飛和楊淩雪達成了初步共識,兩個人打算讓空間站在太空當中航行很遠的距離,然後到達距離水藍星地麵(這裏指海平麵,其實就算是以珠峰為基準的話,這麼點點的高度也不算是什麼了)4,800千米的軌道上做定軌運動。
在這個軌道上,劉飛可以保證空間站的安全,還能保證空間站能幫到自己在水藍星上的活動。
……
劉飛穿上了艙外宇航服,準備好了一堆零件,準備親手成為一次“最富有創造力”的太空工程師。
劉飛需要建造的是小型通勤飛船,首先這艘飛船需要能在大氣層多次出入,大致相當於航天飛機,隻不過這個小型通勤飛船不能經常檢修,所以說需要更加合格的材料。現在恰好空間站的就足夠了,這些材料絕對是非常合格的產品。
所以劉飛加工出了一個波音777-300ER的機體外形,裝備兩具空天引擎,每具推力600kN(大氣、海平麵)/480kN(真空)。這兩具空天引擎不是非常的科幻,被劉飛用外麵巨大的殼子套起來了。
(GE90也沒這麼厲害啊)
此外劉飛還安裝了非常高級的飛行電腦、抬頭顯示器等等的先進東西,甚至劉飛還準備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玩意。這些小玩意包括了電解水並且加入石油或者是煤炭天然氣等等的碳氫化合物再加上通勤飛船上的核反應堆和覆蓋在表麵的薄薄的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能量就能夠生產液體燃料和氧化劑的設備。
……
在劉飛的堅持下,劉飛隻帶了四十個機器人——有著人造皮膚的機器人——前往水藍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