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新常態和策略(1 / 2)

試論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新常態和策略

經營管理

作者:胡瑞芳

【摘 要】 文章闡述了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新常態,分析了實現新常態管理的難點問題,提出了基於新常態的管理策略。要提高對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意義的認識;加強社區退休人員電子信息儲存工作;搭建社區管理與企業管理的互動平台;發揮企業優勢,解決異地人員管理問題。同時,還需要定期組織老幹部參加戶外活動和開展文娛活動,主動向老幹部傳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關鍵詞】 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新常態;策略

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針對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研究始終是一個薄弱環節。這一理論缺憾也直接反映出了現實中的困境。即,企業退休人員本質上已不屬於企業的人事管理範疇,但在長期的計劃經濟形態下他們又實則屬於企業的人事管理範疇。因此,企業如何與社會在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上形成明確的職能邊界,便成為了新時期構成管理新常態的關鍵。

事實表明,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仍主要體現在退休金發放上,而並未形成完整的組織管理模式。與此同時,盡管企業已不需要負責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發放,但仍承擔著組織管理的職能。關於這一點,在國有企業中表現的最為突出。因此,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我們應充分挖掘社會化管理和企業管理的著力點,從而在合力的作用下推動退休人員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新常態

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的新常態需要從社會化管理和企業化管理兩者中進行構建。

1、社會化管理的新常態

在社會化管理中除了要認真履行養老金發放和人員資格認證的職責,同時還需要夯實當前的薄弱環節,即對退休人員的組織管理。對退休人員的組織管理是社會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對他們進行社會幫扶的資源配置前提。在當前的社會網格化管理模式下,組織管理便可以社區為單位來開展。以社區為單位的組織管理主要牽扯到這樣幾項功能:幫扶空巢退休人員、對退休人員進行定期體檢,以及為退休人員的就醫提供便利條件。

2、企業化管理的新常態

從曆史視角下來考察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模式變遷可知,實施社會化管理的目的在於減輕企業的運轉負擔,使企業能輕裝前行成為市場經濟主體。可見,在構建企業化管理新常態下仍需堅持以上價值取向。那麼企業化管理的著力點是什麼呢。結合實踐經驗,企業化管理應著力關注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質量,以及在現有條件下為他們搭建人際交流的平台。之所以這樣在於,在我國社會主義製度下企業員工與企業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契約關係(主要指國企),而是包含著“家”文化的紐帶關係。

3、二者管理互動的新常態

長期以來,社會化管理與企業化管理之間是相互脫節的,這也就造成了退休人員辦起事來被兩邊當“皮球”踢。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願景下,二者在管理上應增強信息溝通和人員互動,而這些都可以基於互聯網平台來實現。

二、實現新常態管理的難點問題分析

毫無疑問,現階段實現新常態管理仍需要破解以下三個方麵的難題。

1、對社會網格化管理的應用問題

以社區為單位的網格化管理也會麵臨難題,即不同單位的退休人員分散居住在社區中,社區對於對他們生活情況獲取存在難度。再者,當前的社會流通性很強,也為社會網格化管理帶來了新問題。

2、二者管理互動的機製設計問題

目前似乎沒有將社會化管理與企業化管理聯係起來的機製,而且,退休人員更偏好企業化管理,這就可能使得社會化管理的諸多職能被動缺位,而又由企業被動彌補了。這樣一來,二者的管理互動就顯得多餘了。

3、對“候鳥型”退休人員的管理問題

所謂“候鳥型”退休人員可以理解為,現居住地與工作地不同,並偶爾回工作地處理退休事宜。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包括:退休以後回老家居住生活,或者跟隨子女一同生活。不難發現,對這一類型退休人員的管理存在著現實難題。

以上從三個方麵所提出的問題,直接影響到管理新常態的構建。因此,需要通過製度創新和組織創新來給予解決。但這裏也需要注意,在對企業退休人員進行管理時需要尊重他們本人的意願和公民權力,從而不能照搬對在職職工的管理手段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