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瀟三個安歇的時候,離毅國府二華裏之外的皇城,一場祖孫談話正在進行。
談話的主角是孫務本和他的皇祖——華朝開國之君孫維。
和往常一樣,每次回來孫務本都要先去給皇祖請安。這次回來的時候有點晚,孫務本打算明日一早再過去,但是尹精忠報告了一件事情卻讓孫務本決定深夜入宮看望皇祖。
孫務本的車隊和李瀟他們分開之後就直奔皇城方向,不多時便來到了東華門。這個時空的紫禁城和二十一世紀的故宮不同,這個紫禁城是明朝的皇宮,孫維影響了曆史的走向,李自成並沒有放火燒城,所以這個紫禁城是明朝紫禁城。
孫務本來到東華門前,執事太監看到太孫府的車隊和牙牌之後都跪在門前等候。孫務本下車轉轎,由四個年輕太監抬著進了門。
尹精忠沒有進宮牙牌也無聖旨宣召,隻能候在宮外。
皇帝常年住在乾清宮的西暖閣,這也是他唯一的妻子端敏皇後生前常住的地方。孫務本的小轎沿著紫禁城的西側一路前行,各處門禁太監早就查驗過先頭小太監送來的通行牙牌,所以各處宮門在皇太孫的小轎到來之前就已提前打開。小轎一路無阻,在漆黑夜色的包裹下悄然落在了西暖閣門前階下。
孫務本下了轎,候在西暖閣門前的盧老太監看見了太孫府的小轎。急急下階跪於轎前,笑眯眯,熱絡絡地說:“老奴有日子沒見著太孫爺了,皇上早上還念叨您老人家呢,可巧晚上就來了。”
這老盧太監是跟了皇帝三十年的老太監,是看著孫務本長大的。孫務本看他跪在地上,頭發白多黑少,臉龐幹枯瘦癟,像是一顆放久的橘子,心裏一陣感歎:時光易逝人易老。
孫務本讓盧太監平身,問道:“皇祖睡了嗎?我聽說皇祖兩日有未上早朝了,是不是龍體欠安?”
老盧太監麻利地爬了起來,伸手去扶孫務本,畢恭畢敬道:“萬歲爺在批奏折呢。前幾日染了一些小小風寒,禦醫來診過龍脈,開了幾副清熱去火,祛邪扶正的藥,皇上也不大愛喝,所幸龍體倒也沒什麼,隻是覺得困乏,所以停了兩日朝,太孫爺不需擔心。”孫務本將信將疑:“你去替我通報來。”
盧太監點頭稱是,躬著身體進到了屋裏。不一會又出來了,門簾一揭說:“皇上宣呢,太孫爺請。\"
孫務本邁步進了屋內,這西暖閣和十幾年前一樣,還是皇祖母活著時候的擺設。屋子狹小,也就30多平。一個雕工精致的紫檀木炕,套在一個紫檀木鏤空雕花通頂木罩裏。炕上鋪著降火通血的燈心草床墊和九龍緞繡被褥。
床邊一張金絲楠木的書桌,是近幾年皇帝辦公的地方。此時皇帝就坐在書桌後看著一張奏本,眉頭緊蹙,蒼白瘦削的臉上顯出嚴肅的神情,似乎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孫務本悄悄走進屋來,看祖父在認真批閱奏本,不敢打擾,撿了個燈光明亮的地方跪了下去,靜靜等著祖父。
皇帝看奏本看得出神,沒留意孫務本進來,等了一會心想怎麼還沒來,抬頭一看,卻見孫務本已然跪在地上。
皇帝拋開奏本,笑說:“原來你這小鬼頭早就來了,也不吱聲,怎麼這麼晚了還到宮裏來?”
孫務本伏在地上行叩拜禮,禮畢才回說:“孫兒聽說皇祖龍體欠安,心裏掛念,剛從斷頭山下來,就直接來了宮裏。”
皇帝出了書桌抬手讓他起來,麵露微笑說:“朕還以為你把爺爺忘了呢?我這老頭子越老越招人嫌,你在那邊的世界無拘無束,肯回來受朕管教?”
孫務本看著耄耋之年的祖父,發現他的頭發已經全白,身子佝僂著沒有了當年挺拔軒昂的風采,心想:我真是不孝,我是皇祖唯一的親人卻隻管顧著自己安樂,沒能在皇祖膝下盡孝。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若不現在盡孝將來隻怕會遺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