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雅跟著葉冉向行宮後麵的山裏走去,途中忽想起日間奕王對李謙的態度,居然李錦宜也對此事避而不談,越引起了她的興致。 Ww W COM璃雅每每遇到好奇而不得解之事必會壓得心癢難耐,不定葉冉知道其中曲折,於是問道:“你可知奕王與靖遠侯兄妹間的事?”
葉冉一愣:“怎麼忽然問起這個?”
“今日看到他們偶然碰到一起,靖遠侯他與奕王是舊友,奕王卻一臉不情願的樣子。”
葉冉沉默著走了好一會才道:“奕王的確是表哥舊友,他們年紀相仿,從我記事起他倆就是摯友,後來奕王妃早逝,奕王想娶妹為王妃,本打算求先帝下旨賜婚,卻碰上那會彥熙太子薨逝,先帝一直鬱鬱不樂,接著病榻纏綿,此事就一直擱了下來。後來當今皇上登基,妹被送進了宮,奕王從此就與表哥形同路人了。”
璃雅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奕王看起來也是個人中龍鳳,怎的心胸如此之?”
“以前姨丈繪製過一本大周郡縣圖誌,其中許多地方不甚詳實,後來表哥又在那基礎上加以完善,並添加了好些不為人知的風光名勝心得。修完圖誌後奕王第一個看到,對其中幾處大感興趣,於是表哥送了一本讓他帶著去遊曆。來也是湊巧,奕王離京剛幾個月先帝就駕崩了,福王陰錯陽差的被推上了皇位,還點妹進了宮。其實妹在奕王最初求親的時候就拒絕了他,進宮也是妹自己非要堅持的,這點奕王應當也知道,但他認為李家既然是表哥當家,妹嫁給誰都是表哥了算。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當今皇上在他還是福王的時候與奕王有過過節,奕王回來後又不知聽誰添油加醋的了些什麼,認為表哥明明可以扶持他上位,卻故意用一本圖誌把他支到了江南,又為了討好新帝把妹妹送進了宮。於是奕王再不願與表哥來往,這兩年也甚少在京城,時不時在江南住著,有人看到他時常出入寺廟,就有了奕王要做和尚的傳聞。”
璃雅明白了:“也難怪,如果當初他在京城,以他與靖遠侯的關係,登基為帝並非不可能。最信任的朋友放棄自己選擇了對手,這種事放一般人身上都會誤會。”
“要我,還是他對表哥不夠信任。若同樣的事生在我身上,即使我一時無法理解表哥的用意,也絕不相信表哥會為了利益而放棄我。”
璃雅笑笑不語,葉冉以為她不相信,又補充道:“不止是他,對伯陽兄,鄧安仁,還有……還有你,我都是可以交付性命的信任。”
其實璃雅不接話並非不信,而是忽然想到了薑昱,不知他是否有朝一日會為了利益放棄自己,聽到葉冉後麵所不禁笑了出來:“不敢當,我何德何能,竟得葉大將軍如此看重,嗯,你剛的鄧安仁是誰?”
“就是紫薇殿鄧婕妤的兄長鄧衍,字安仁,在涇州鎮守西蕃的那位,憑他能從最低等的士卒做到如今的鎮西將軍就知不是普通人,他雖大我十多歲,但我們曾一起並肩作戰,互相扶持著從遍地焦屍的戰火中逃出,那份情誼早已越世俗利益。至於你,我們相識時間雖不長久,卻在去遼州的一個月間數次同生共死,難道這還不值得彼此互相信任嗎?”
璃雅聽的心下感動:“我的朋友不多,但個個都是過命交情,就憑你這句話,我安璃雅交了你這個朋友,以後但凡有用得著的地方,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葉冉朗聲一笑:“我葉冉豈能讓一個女子為我上刀山下火海,但能得你如此相待,我也死而無憾了。”
路越來越崎嶇,似已進入潞山腹地,璃雅腳步逐漸慢了下來:“我們到底是要去哪?還要多久才能到?”
“快了,前麵拐彎就是。”忽然葉冉腳步微滯了一下,接著繼續往前走並低聲道:“有人跟蹤。”
璃雅一愣,葉冉悄聲道:“先不要打草驚蛇,到前麵再回頭捉他。”
“有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