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風景(外五首)
新詩歌
作者:張德強
允許一種眺望在我的記憶深處
定格
曾有一大片麥田
在這裏晾曬過青春
被春天的手掌輕柔地撫摸
青青麥苗因害羞而呼吸急促
起伏不已
那田埂上的點點白鵝
與河堤邊金黃的菜花編織著
醒目的花紋
鑲嵌成我的鏡框
如今,這幅水彩畫早已被撕毀
代之以荒蕪與空寂
時間都去哪兒了
誰在問我?一切皆有可能
圈地運動收藏起野心
開發商雙手圍抱著沙盤模型
卻無法種植風景
摧殘自然,掠奪天真
似乎正在變成城市的一種時尚
無須辯解。我發現
在工地旁斷磚和鏽鐵之間
竟有一棵麥芒
搖晃著刺向茫茫灰霧……
最後的村屋
鄰居都已搬遷
院牆上紅色的“拆”字大睜著眼
瓦楞草在寒風中顫抖
幾隻麻雀在屋頂嘰嘰喳喳
商量怎麼辦
我不是釘子戶
我是這片土地最後的守望者
老樹被連根刨走
炊煙吹散後不再回家
柴垛所剩無幾
稻草人衣衫襤褸空仰著頭
試圖做孤單的抗爭
誰也無法拯救
一座村莊的衰敗與消失
我隻想再看一眼
這熟稔的菜畦和卵石小路
一年後,地下車庫將
占領盈盈魚塘
骨牌般突然豎起的大片樓宇
將遮蔽遠山的倩影
隻有“福”字窗花
被夕陽映照得依然紅彤彤
好像還在為我
祈求幸運和快樂
祠堂遺址
小小村鎮正被城市蠶食
郊外阡陌成了開發區圖紙上的曲線
我站在祠堂的廢墟上
尋覓祭案燭台
祖輩的牌位已無處擺放
踩著碎瓦,跨過殘垣
我小心翼翼地丈量著舊時光陰
叩問鼓形柱礎
廊簷上的歸燕何處築巢
先人的靈魂在地下能否安寧
家譜如枯葉四處飛飄
故土也留不住老根
耕讀世家的門楣傾仄朽敗
除了姓氏同一
誰還會叨念族人曾經恪守的祖訓
隱約傳來胡琴鑼鼓聲
但戲台的角簷已隨水袖甩走
演不盡悲歡離合
節慶廟會,祭祖社戲
再也找不著我童年的樂趣
青石板縫隙間
有幾棵野艾伸出了綠手指
仿佛在為我指點迷津
假如人生真能輪回
怎樣才能召喚那些星散的遊魂
舌尖上的除夕
許多年以前
在祭拜祖宗,放完爆竹之後
我們總是圍著一張八仙桌
呡黃酒
韭芽冬筍是傳統小炒
鯗燒肉必須有
八寶菜裏找一找黑木耳
白斬雞蘸一蘸醬油
筷子早已迫不及待,蠢蠢欲動
紅燈籠內的燭火
饞得口水直流
母親在灶間忙而快樂著
為團團圍坐的一家人
她的心情
恰如鍋裏滾沸的水花那樣美
這是每年最最期待的時刻
還有什麼比兒女在身邊
更讓人陶醉
高鑊蓋下蒸著元寶魚
灶台炭火中煨著紅薯
都熟了,都熟了
熟透了的親情在湯勺間傳遞
酒酣人歸
而今常在餐館裏吃年夜飯
總也吃不出年味
一生能有幾多除夕
可以享受故鄉的盛宴
家常美食
從舌尖,一直鮮到心尖 小房子,隻盛裝最好的時光
每日認真洗刷,拍打,晾曬
認真地把日子過得粗糙
那些被擠出水分和塵埃,移步掌心
她及時掂量了一下
----是啊,它們其實更小
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