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喜歡聽故事(1 / 2)

王管家臉上一陣青一陣紫,全當沒有聽見顧軒愷挑釁一般的語氣,再次說道:“顧公子還有什麼吩咐?”

顧軒愷笑了笑,說道:“關上門,來坐下,咱倆聊聊。”

畢竟現在的顧軒愷是尤善親自吩咐要求聽其安排的人,沒辦法,隻得聽指揮辦事,關上門,直接坐了下來,臉上還是帶著無限的不自在。

顧軒愷其實心裏很明白,說自己是神仙,根本是唬人玩的,在這裏呆的時間越久,便越不可與人結下梁子,今天把王管家叫來無非就是化解一下矛盾,萬一哪天他真的拚了命的要反抗,自己這個假神仙就難保咯。

顧軒愷看到王管家臉上的不自在,便用茶壺倒了杯茶,遞給王管家,說道:“放鬆一下,我把你叫來,也不是讓你給我賠禮道歉,畢竟凡事都會有誤會嘛。”

王管家一看顧軒愷這麼有誠意,便接過了茶杯,說道:“那顧公子叫我來所為何事?”

顧軒愷說道:“今天的事也怪不得你們,畢竟你們也不認識我,更何況,我今天也未曾傷人不是?”

王管家想了想,確實,顧軒愷最多隻不過是踢斷了一根棍子,人都是平安無事的,王管家便作揖道:“顧公子,您大人有大量,今天多有得罪,還請見諒。”

顧軒愷要的就是這一出,第一呢,自己有麵子,第二呢,矛盾也化解了不少,還一個,這個尤善是老虎是貓,還得問個明白,問他本人,肯定問不出什麼,便說道:“王管家請坐,今天找你來,還是想和你做個朋友,畢竟在我這裏不屑於分三六九等,今天請你來,便主要是讓你給我講講這個尤善的來路。”

王管家便坐了下來,說道:“那顧公子想聽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很難訴說,如果說想要了解他,那這門功課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不過還是想到什麼問什麼吧,於是說道:“這個尤善如此大的宅子,是怎麼來的?”

王管家直言不諱,說道:“是這樣,我也是聽說的,當年尤善隻是一個小戶的生意人,原來並不叫尤善,至於叫什麼我並不知道,後來當代皇帝下來巡視,不過,身邊有一奸臣隨行,想要害他,於是,便狸貓換太子,將自己的一個親信換做皇帝,而真的皇帝則被拋棄在這臨淄郡外,皇帝身著素衣,當地百姓並不知道這個人就是皇帝,而皇帝後來來到臨淄郡內不惜降下身份,作為乞丐,四處乞討,其他的商家都沒有收留他,而隻有尤善收留了他,後來,給了皇帝盤纏,讓其回到了鹹陽,皇帝先是責辦了那個奸臣,後來又特賜尤善一姓一名一字,而這個名便是善,字乃濟聖,意思就是幫了皇帝一把,後來皇帝又賜臨淄郡內土地與這個宅子,並且也有賞銀,具體多少,大家也不清楚,當尤善有了孩子,妻子卻難產而去,皇帝又賜了這孩子一字叫子美,也就是說這個孩子也會有好的品德,這便是尤善這一家的來曆。”

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尤善濟聖子美,原來都是皇帝起的名字,這宅子也是皇帝送的,唉,真是大土豪啊。顧軒愷聽得倒是津津有味,點了點頭,說道:“那這個尤字是如何而來?”

王管家說道:“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另一種說法。由於我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知道此處真相如何,所以我也隻是聽說,說當時這個尤善口碑不好,做起生意來為人很奸,與各個商家都是對頭的事態,當時皇帝淪落至此,當時隻問了一家商家,而那家商家家中已收留十餘位乞丐,實在是入不敷出,於是請皇帝去其他商家看看,不過還告誡他不要去尤善哪裏,尤善為人很奸,可是皇帝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了,尤善家中妻子懷孕,並不想收留皇帝,而其妻子見其可憐,於心不忍,尤善怕與其吵鬧傷了胎氣,便收留了皇帝,而好像皇帝並不知道這件事,尤善隻是讓皇帝吃飽了一頓飯,然後打聽到皇帝是鹹陽的,便雇了輛馬車,把皇帝送回了鹹陽,而皇帝做回原來的位置以後,便說道:‘無商不奸,其心猶善。’所以便刺了尤善這一名字,而猶字帶犬,所以去犬存尤,便賜姓尤。”

嗬,這個故事倒是夠長的,不過,顧軒愷想了想,這個故事說是兩個版本,其實大差不差,完全可以當做一個講,上下並不怎麼衝突,不過大概可以了解了,這個尤善實際上是靠老婆才得到了今天這個地位,而這個尤大善人的故事,看來搞得是人人皆知,而口口相傳,一個個故事便會變得三分真實七分彩,不過,當時顧軒愷想要留下,而顧軒愷看到他稍不自在的神情,便知道了,這個尤善看來是看在雲鶴仙人的份上才會收留他,所以,這個尤善的故事應該與真相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