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骷髏魚(1 / 2)

這一條魚身體內的能量十分巨大,足足令王偉分裂了七次。所有的能量,讓菌體集合體增加到了三十四厘米。也就是說,此時的王偉,已經足夠大了。

吞噬完魚後,除了能量讓王偉欣喜之外,便是其中所蘊含的基因了。

和水母的基因不同,魚類的基因要多樣化。其中魚鱗部位,魚鰭部位,眼睛。很多的地方,基因都是有差距的。全部吸收,對王偉並不困難,但要讓子細胞按照每個部位的不同來進化,則是一件大工程。

“現在一共6783隻子細胞,從這條魚的基因來說,應該需要進化出五部分。魚鱗,魚鰭,眼睛,魚鰾,骨骼。”

至於魚身體內的其他部位,王偉可沒打算進化。須知,此時的王偉一共也就六千七百多子細胞,如果用來進化魚的每個部位,估計都要全部消耗。而這,則是王偉最不希望的。

“魚鱗一共有三個用處,其一,腹部的白色魚鱗用來反射光芒,讓其他生物眩暈,無法對其捕殺。其二,防禦作用。其三,減少和水之間的摩擦力,讓遊動更加快速。”

“不過對我來說,卻隻能用到第三個作用。至於防禦和躲避獵殺者,反倒是影響我的捕獵。”

對於此時的王偉來說,那些強大的海洋生物極少能對王偉造成傷害。所以防禦和躲藏,對王偉不但沒用,還會對王偉的捕獵造成影響。

“但這減少和水之間的摩擦力作用可就大了,隻有增加了遊動的速度,才能更快速的捕殺獵物。”

王偉想著,便分出了兩千隻子細胞。然後把魚鱗當中的基因輸送給這些子細胞,命令下達後,這些子細胞便開始進化起來。

本來柔弱的子細胞,在基因的改變下,不斷的變化著。不一會,便變成了一塊塊的魚鱗,十分堅硬。

“魚鱗減少水的摩擦力,那麼魚鰭便是動力源。進化出的魚鱗,必須符合物理原理,不然可就麻煩了。”

說著,王偉盡量根據記憶模仿吞噬那條魚的魚鰭。尾部,兩側,背部,臀部,胸部,一共七片魚鰭。

魚鰭的作用出了作為動力源之外,當然也維持著一條魚的平衡能力。所以對於魚鰭的精妙設計,王偉一點都不敢怠慢。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七片魚鰭被進化出來。猛然看去,就和原先的那條魚一模一樣。不過因為王偉還沒有連接神經,所以還無法得知是否合適。

魚鱗和魚鰭,給予了王偉足夠的行動能力。接下來考慮的,便是骨骼。

因為王偉沒有讓子細胞進化出魚肉,所以骨骼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的話,遊動的時候,魚鱗會凹陷,十分影響行動能力。

對於骨骼的進化,王偉可是花費了不少時間。先是讓子細胞形成一條主骨骼,隨後便是一根根細小的魚刺。這些魚刺,就像是帳篷的支架一般,讓魚鱗豐滿起來。

進化完這三樣,一共消耗了大概三千的子細胞。而剩下的子細胞,還需要把魚鰾和眼睛進化出來。

和前麵三樣不同,魚鰾對魚類十分的重要。上升和下降,都是依靠魚鰾來協調的。雖然海洋中也有生物沒有魚鰾,但畢竟是在少數。

魚鰾的進化,要比魚鱗和魚鰭以及骨骼的進化都要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