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扮演著阿達瑪名叫孟然的人,他在那場決定人類命運的安德烈戰爭中,肯定不是他嘴裏的一個普通士兵那麼簡單,最起碼他也應該是個下級士官,這才能解釋他習慣於發號施令的行為,可他的軍銜也不會太高,否則不可能在戰後隻給他分配個社區警察局局長的職位。
而這種在軍隊中軍銜不上不下的人偏偏最為要命了,一方麵他自持老成,幾次都對羅斯琳的正確意見進行質疑,對任何分配到他頭上的命令都帶有極為明顯的反抗情緒;另一方麵,他的戰略眼光又並不長遠,比如上次在強行躍遷死人時就顯得極為不冷靜。
從那時起,羅斯琳就看出來了,這個一個還沉溺在過去而無法自拔的老兵,他無法丟棄那些戰鬥歲月中的感情糾結。
而隨著遊戲的進行,孟然扮演指揮官的時間越長,他的這種懷舊情緒就越發地嚴重起來,他甚至把自己當做了真正的下級士官,帶領著士兵在戰鬥了,而這就是為什麼他剛才會幾次出言頂撞羅斯琳,替布瑪爾和阿波羅說話的原因,他是真的把這兩個人當做了自己部下,在照顧他們!
看到這裏,安不知想起一部叫《死亡實驗》的電影,那是一部根據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內容所改編的電影,其內容是將20名應征參與實驗的人類分別扮演成獄警和囚犯,結果隨著劇情的發展,扮演獄警的那些人居然漸漸地將自己帶入到扮演角色中,隨著權力所帶來的自我膨脹,他們越發地失去了控製,發展到最後,甚至開始濫用權力、私刑、發泄個人情緒……
實際上,不僅是獄警的扮演方是如此,囚徒的扮演方也在慢慢入戲,他們一開始就像普通犯人一樣藐視權威,隨意地打鬧,以此來衝淡自己失去自由的恐慌,而隨著獄警方的暴力增強,他們卻又開始像真正的囚犯那樣,在精神上把自己蜷縮起來。一個簡單的嗬斥,就可以讓他們的良心退縮,而在實在受不了時,才會在絕望中暴起反抗!
那個實驗就跟現在羅斯琳所麵對的情況是一樣的,其實,沒有人是邪惡的,就連阿達瑪本人,在現實中也一定是個體恤下屬的好長官,但是,當前幾次事件發生後,隨著塞隆人第一次進攻被擊退,那些虛擬平民被丟棄,所有人都開始進入了自己的角色!
尤其是這個身為指揮官的阿達瑪,他先是燃起了戰鬥的熱血,然後又自願地扛起了一些原本不屬於他的責任感,並開始為了這份責任感做出行為!
所以在之前,阿達瑪在布瑪爾和阿波羅被懷疑時就表現出極為不滿的情緒,而此刻布瑪爾被關在禁閉室裏他更是把“不爽”兩個字寫在了臉上,隻是還忍著沒有發作而已。最後當羅斯琳提出要用“審查委員會”來繼續進行遊戲時,他便嚴重地感覺到自己都被侮辱了不說,整個局麵也脫離了他的控製,他怎麼可能會同意?
此刻,他的臉上已經堆滿了厭惡,於是羅斯琳即便再愣,也終於在這時看明白了,與此同時,安不知也總算是看明白了。